书生属于后者,自认为为天下请命,表情郑重的说道:“不试试如何知晓?千年前,有剑宗救天下于水火之中,还有今日之太平。为何我们不能效仿前人,为天下有志者再开乾坤?”
“若您真有那本事,金口一开至少能挽回许多人的仕途。”
李易含笑摇头,反问道:“我若开口,你如何保证你们不会成为新的特权?”
“您只是开口取消身言书判中的身,如何会成为特权?真要论特权,那些世家子弟才是。”
书生回答道,嗓音微微拔高,显得有些激动。
他仿佛是将这一次对话当做一个机会,能够改变这天下的机会。可惜李长生不会被他煽动,就如同大人不会在意小孩的言行一样。
书生在李长生眼中无疑是一个小孩。
自己开口确实能够保证此等现象消失,仙凡两隔不代表完全放任凡俗不管,上清宫依旧保留着对凡俗王朝的监督权。每三年都会有弟子下山考察,明面上拜访,私底下访问百姓皆有。
和两者的标准都不一样,明面上极其注重皇帝的德行,私底下只有一个硬性指标能温饱就好。除非荒年,一般而言只要赋税不那么重,吃饱是完全没问题的。
“您这等神仙都是有大功德之人,为何不再多做一件好事?”
李长生微微抬头望了一眼瀑布,嗓音平淡的回答道:“当一样事物过于沉重,落到任何地方都会产生巨大的惯性。就好比这瀑布,流水无害,落水千斤。我之言,比这更重,更沉。”
书生话语虽天真,但本性不坏。况且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到更远的事物。位置决定思考的方式,李长生深知自身之分量。
其力有多大,其害便有多大。
“当我开口让凡俗王朝莫要以貌取人,善待丑人。那下面的人就会围绕着这句话不断的深化它,最终你之样貌,会变成下一个身言书判中的身。进而以丑为美,美丑颠倒也不无可能。”
“你是要天下人顺着你,还是你顺着天下人?不平等是常态,我只能让所有人至少还站在地上。”
书生彻底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满腔的经纶哽咽在喉。
“这……”
许久他回不上话了。
“不过我可以帮你一人,如果你不打算跟和尚修佛的话。”
李长生扭头看向和尚,问道:“你打算收他为徒?”
“有佛性者难得,以德报怨者更难得。”渡世没有否认。
他确实有收徒的打算,这书生他观察了许久。虽因面相而受人歧视,但平日还是多行善事。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李长生问道,随后有些无奈的看着和尚:“你呀,脑子就是轴。佛门讲教化是好的,但也不是谁都能教化。”
“阿弥陀佛,小僧自会把握分寸。”
“你的分寸就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难道就不觉得累吗?算了,随你去吧。”
李长生摇头不再管和尚的事情,虽然和尚这老好人的性子让人看着就累,但至少他是知道杀人偿命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