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曼桢这边学习工作一切顺利的时候,顾伟民也如愿考上了北平大学,这么多年的兼职经历,让他攒下了自己大学学费的同时为人也成熟了起来,对待家庭有责任,有担当,对曼璐的偏见也消失于无形。
他是顾家的长子,尽管长辈们有诸多错失,但出发点都是为了他和杰民。只是想起过去幼稚的自己,伟民心里对曼璐的愧疚日益加深。
这种愧疚在他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意外收到曼璐寄过去的五百块钱的时候达到顶点,这个越来越坚强的大男孩在那一天痛哭着,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知道曼璐始终和曼桢有联系,否则每次在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曼桢从哪儿弄来的一大笔钱?
既然曼璐不想和顾家其他人有所牵连,伟民识趣的没有过去打扰对方。
不过在坐火车去学校那天,他托曼桢给曼璐捎了一封信,信了是他迟来的道歉以及感谢。
其实不管是他之前的偏见怨恨还是现在的道歉感激,对曼璐来说都无关紧要。她愿意照拂顾家,不过是看在自己占用了人家女儿身体的面子上,再说她也不缺钱,漏给顾家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算不得什么。
随着第一本小说的连载接近尾声,曼璐也有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常常能收到读者们寄过来的交流信和小礼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算是一炮而红了。
等她第二部小说开始连载的时候,申报主编提高了她的待遇,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为的就是这独家发表的版权。
曼璐和申报的合作相当愉快,第一部小说的出版权也交给了对方。申报投桃报李,很快给她联系好了出版社,第一批新书上市的时候,短短一个月就卖出了五千册,这还只是仅仅在上海这一个地方的销售量。
可以说每十个人里至少有一个人买了这本书。
靠着小说和写歌带来的收益,曼璐的资产迅速暴涨了几万块钱,成为一个小富婆。
与曼璐舒坦的生活相比,杜飞这段时间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
主要是他跟何书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住在一块总是有些磕磕绊绊。他看不惯何书桓脚踏两只船,在陆家姐妹中左右摇摆的行为,而何书桓也不满曾经身后的跟班突然脱离开来,在工作上混的比他都好的事实。
曾经好的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俩,现在不说是相看两相厌但也离分手那天不远了。
这不,当何书桓发现了陆依萍的日记后觉得自己被人欺骗了感情的他把心里所有的不满与愤恨全都发泄了出来。
原本杜飞看在他失恋的份上忍受着他的无理取闹,对他好言安慰。但是对方蹬鼻子上脸,话是越说越难听,不仅是叱骂依萍的无情无义,也指责杜飞忘恩负义。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