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如梦月其人异常低调,别人连她真名也无从知晓,只能从这每月一刊的簿册子上管中窥豹。不过……”那士子脸露兴奋,神秘兮兮道:“我听,这如梦月竟然这几日也赶到了杭州。”
“哦?”在座的士子们大为震动,都交头接耳地声交流着。本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从作为古训一直徘徊在个人脑中。现在突然出来了一位奇女子,这诗词做得比那当朝的范公欧阳公也不逊色一分,不由得使人大为钦佩和好奇。
“我听啊……”那士子回应道,“那女子今日就在那花鸟市场赏花,咱们何不一睹其芳容?”
眼下,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女子,突然现身杭州,不由得人心驰神往,想要见上那女子一面。
能在这人人皆能吟诗作赋的本朝脱引而出,又是个女子,自然牵动着不少文人骚客的好奇心。
苏轼快人快语道:“那咱们还不快走?”
这些士子,立即响应起来,前呼后拥地出了会馆,直奔那花鸟集市而去。
“对了,我们倒是忘了叫柳明……”一位士子想起来道。
“柳明?”苏轼嘴一撇,坏笑道,“听闻他早已经娶了妻室。这等机会,还是让给我等光棍吧。”
“也是啊……不过我……万一那个如梦月长得奇丑怎么办?天道损有余补不足。那如梦月能做得这一首惊艳的词,长得再好看,那不是没天理了?”
“对啊……我看那如梦月不愿意抛头露面,也多半对自己的长相没什么信心,不定也是个丑婆娘,嫁不出去只好写写诗词。”
几人扯着山海经,没几步,便到了那花鸟市场门口。只见群莺荟萃,众花芬芳。各家铺子都拿出来绿油油的盆栽还有毛色鲜艳模样可爱的花鸟鱼虫,用来吸引逛街之人。
一位士子踮起脚尖,双眼渴望巴巴地看着那市集来往的众人,突然指着一红色油纸伞道,“我听隔壁书院的人,那位如梦月,就撑着一把红色油纸伞,旁边还跟着两个丫鬟。”
话间,只见临近两家店铺,也突然多出来十几人,也都是头戴巾帽,脚蹬皂鞋的士子打扮,勾肩搭背,在那里鬼鬼祟祟地探着脑袋。
那伙人见到苏轼这伙人,也都窘窘地会意一笑。
听如梦月现身杭州,全城文士们都骚动起来了。
眼见那伞下女子身段苗条,步态娉婷,优雅万分逛着街市。众人的眼睛都只直了。
“看这身段,简直是美妙无比。怎么可能还是丑女呢?”一人叹道。
苏轼望着那名伞下女子,凝眉道:“不可妄下结论。那夜叉的身段也是风流……”到这,突然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改道,“我苏某并不是嫉贤妒能,要咒那位如梦月姐,只是如今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是凑近些看得稳妥。咱们派个人去,见其全貌。”
众人默然。
虽要一睹如梦月芳容,大家兴高采烈,可是真要变成挑头的,去近距离观察,还要挪开那红雨伞,却都抹不开面子。大家都是读书人,平日里见大姑娘媳妇都是躲着走,虽然心里有着几分渴望,可是还顾及着读书人的礼节。
此时,有人开始慨叹柳三变不来的可惜,那个家伙,天天睡在青楼里,和那些大家闺秀家碧玉搭个讪还是很有一套的。
眼见着那位撑着红纸伞的女子就要走到市集的尽头,便要拐角而去,错失相见良机。
苏轼一跺脚——他奶奶的,男儿何不带吴钩!
拼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