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钱……?”那大汉目瞪口呆,连那民妇也愣在那里。
“怎么?这还贵啊?”李元宝心想这第一单别跑了,“我跟您……咱这药运到吴县可不容易……车马费加人力……”
“不是……这太便宜了!”那大汉乐得站起来,“这比以前那几家店铺,还要便宜的多。您家掌柜的,真是个仁义买卖人啊。”
“那是……”李元宝略带得意道,“咱家掌柜,心怀天下,主张济世救人,从来不赚那黑心钱。你们外面听的那些传闻,都是谣传。”
“是,是。”那大汉信服地头,“我这就跟大伙去,这仁济堂的药价,不但不贵,反而比之前都便宜。让大伙都放心来买。”
“那就劳苦您了。”李元宝接口道。
那大汉领了药后,李元宝便屁颠屁颠跑到内堂,喊道:“掌柜的,您这定价,果然聪明。”
柳明正在内堂看着账本,他笑道:“李元宝,自从你当了账房先生,马屁功夫越来越好。我什么时候成了掌柜的了?掌柜是我爹。”
“有啥区别呢?”李元宝不介意道,“你爹和你叔,现在都在跟知县喝酒,这药铺里的大事事,还不都是你了算。”他继续道:“掌柜的,您这铺里各类药材定价,真是收服人心啊。人家县民们,现在都消除了顾虑了。”
柳明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咱们成为垄断县里的药铺,已经够扎眼的了。若是再提升价格,绝对会引起民怨。”
曾经有伙计跟他建议,反正仁济堂是县内独一家,干脆价格再翻一番。柳明知道,若是如此,无异于自毁前程。不但会引起民怨,还得让常知县为难。即使不涨价跟之前一样,这三倍的利润,已经够他柳明赚的了。他拥有的,是整个吴县的市场,切不可做杀鸡取卵之事。
不过,柳明知道,这目前赚的钱,仍然不可与大伯柳先达旗下的药铺比肩。他需要一个更大的机会,去赚得令人乍舌的利润。
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这个机会便来了。
……
“怎么最近伤寒的病患如此之多?”
两日后的晌午,柳明在堂内翻着账册,对坐诊大夫问道。
“是吗?”那坐诊大夫也看着账目,应道:“柳公子,最近的确这伤寒的病患有些多。”
“嗯,前几日,十有七八,都是来看这伤寒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