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40章 长安科技大学

第40章 长安科技大学(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崇祯末年。税收实际上并不少,可是就是收不上来!”洪承畴是大明帝国的高官,对于这些是了如指掌的。

“为何收不上来?”朱常渊又问道。

“农民破产严重,家中尚无余粮供养妻子老人,如何能承担朝廷赋税?”洪承畴是实话实说。

明朝的税收制度,沿袭历朝历代的作风,并不是按照全国的土地面积来收税,而是按照人头来收税。

举个例子来说,某农民家里有一百亩地,家中有八口人。

那么他交税的标准不是一百亩。而是八口人。他要负担的不是一百亩地的税,而是八口人的税。

这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如果每个农民都有土地自然不会有问题,可是如果某一家破产。家中的一百亩地全部都卖了出去,从此就没有了收入,可仍然要担负八个人的赋税,这就有问题了。

反过来说,那些大地主,比如河南康家。动辄占地十八个县,可是他们家又能有多少人?算你一百个人好吧。

可是十八个县交一百个人的赋税,这不是开玩笑么?

不是,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

这是明朝中期之前的事情。

后来,张居正改革,将按人头收税变成了按人头和土地双重收税,国家的财政暂时得到了好转,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然并卵。

因为按照规定,明朝的藩王是不用交税的。

于是,很多农民或者中小地主都将自己的土地寄存到藩王的名下逃避赋税,然后只需要给藩王一定的好处费就行了。

如此种种,导致了全国赋税的一再缩水,缩到崇祯年间,国家税收不及明朝建国初期的二十分之一,自然,各种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了。

“如果朕的这个计划在全国实行,洪大人觉得日后我大明王朝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朱常渊深吸一口气,朝洪承畴说道。

洪承畴身子微微动弹,猛然想起一个可怕的事实。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