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渊还是第一次与这位洋人传教士说话,感觉他的汉语很不错,只是口语中的外国味有些重,所以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硬。
礼部尚书姜逢元也进一步说道:“臣禀报陛下,太祖皇帝也是正月初四继位,这下好了。咱们大明的开国皇帝都是正月初四继位!”
下面的话姜逢元没说,但是众人都明白,这一下将朱常渊的高度抬到了和朱元璋一样。
不过,并没有人出来反对什么。
“那好!”朱常渊道:“登基大典就定在正月初四,望诸卿认真准备,小心谨慎!朕思先祖功业,不敢改弦易辙,仍以大明为国号。为区别对待,崇祯十三年之前之大明,称前明!诸卿可有异议?”
一锤定音!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昭告天下,老子的皇帝位置不是从你崇祯手中继承过来的,而是老子自己打下来的。
毕竟,开国之君和守成之君的功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下面的群臣听了朱常渊的话以后。没有人出异议,都拱手朝上,齐声道:“臣等谨遵诏令!”
“好!”朱常渊微笑着看着下面服服帖帖的众臣,道:“内阁拟定年号供朕选择,明日呈报乾清宫!”
“臣遵旨!”魏藻德和薛国观同时跪地,领旨!
朱常渊道:“诸卿有事呈报内阁。退朝吧!”
朱常渊懒得理会那些闲散的事情,将所有那些婆婆妈妈的事全部交与内阁处理,反正披红的权利在曹化淳手中,有重要的事他会禀报自己,暂时也不担心那些家伙会弄权。
而且,朱常渊相信他们也不敢!
就在朱常渊正位的当日下午,内阁就拟定了四个年号呈报过来。
朱常渊将年号拿过来看了一眼,“乾圣”“兴福”“咸嘉”还有一个“正泰”。
四个年号都很好,朱常渊最中意的那是哪个“正泰”,可是读来读去看着别扭,老是和现代社会的正太弄混,且每当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内心就有种哭笑不得的情绪。
“就这个吧!”朱常渊指了指正泰二字对曹化淳说道:“命内阁将两字顺序颠倒,为泰正即可!”
二十九日,朱常渊召开一次小范围朝会,只让内阁中诸人和皇亲张国纪参与,他脸色苍白,眼角有泪,说道:“昨日太监们在慈庆宫找到了懿安皇后尸身,已连夜装殓,今日诏汝等前来,就为此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