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看看下面的人实在是无人能够领会君心,离崇祯皇帝最近,也是最了解皇帝心思的王承恩开口了。“辽东之人所报情况,其中虚实未知,况皇叔于国有大功,微臣建议,是否派人先查明真相,再做处置?”
崇祯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了王承恩一眼,暗道还是朕家人最了解朕的心意,点点头,装作思索一会。道:“王承恩说的也有些道理。”
“朕虽非上古贤王,但也明辨是非,就令左都御史商周祚、东阁大学士李士淳、宗人令魏国公徐弘基。三人共同前往辽东问询,调查关宁军反叛之真相,拨乱反正,昭告天下!”
“臣,遵旨!”
乍一看,三个牛皮哄哄的大元过去辽东,特别是魏国公兼宗人令的徐弘基,这货是徐达的后裔,更是一品大元。怎么看怎么像要把辽东掀个底朝天。
可你若真的这么想,就输了。
三人虽然都是高官。可是除了左都御史商周祚有点实权之外,其余的东阁大学士李士淳充其量不过是给太子教书的。另一个徐弘基说白了就是个二世祖,不,应该说是个八世祖。
群臣自然也明白,皇帝想要稳定辽东局势,不想细细追究其中的罪责。
至于商周祚等三个当事人,更是心里跟明镜一样。
而且,怕三人无法领会君意,崇祯还单独私下里召见了魏国公徐弘基,告诉他说:“卿此番前去,时刻谨记:辽东之事,兹事体大,凡事应以大局为重,若关宁军变另有他情,切莫声张,仅告与朕知!”
说到这里,徐弘基如果还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魏国公的爵位上真的可以换个屁股了。
三人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即刻启程,马不停蹄的在四日后到达山海关城。
当然了,朱常渊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些人,而且在看到调查小组是这三个人而还以徐弘基为首的时候,他笑了,自然,也明白了皇帝不想将事情闹大的心理。
接下来的调查很简单。
第一,朱常渊屠杀关宁军一事皆是事实,对此,朱常渊也毫不避讳,而且亲自带着三人去瓮城之处实地查看现场。
看着瓮城一周的城墙,其下部二尺高皆被鲜血染红,现在已经变成了黑色,三人不约而同的同时打了个寒颤,看向朱常渊的眼神,也变得畏缩起来。
其次,除了朱常渊部下之外,所有的当事人都被屠杀,唯一的吴三桂还下落不明,整个问询就简单多了,所有证词都是对朱常渊有利的。
而且,朱常渊还亲自将三人送到山崖上观看现场,看着被炸出一个大坑的山顶,徐弘基说道:“吴三桂倒行逆施,关宁军已然尽为其走狗矣,若非将军发现得早,必为我大明之大患啊,我等定会奏明皇帝。”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