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71章 废户籍与大婚将至

第171章 废户籍与大婚将至(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朱由校陷入一阵沉思。

贱籍的作用,是惩治官员,这个不但不能废,还要改编成乐工和劳改营。

又是沉默好一会儿,朱由校才接着道。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贱籍传宗过五世者,悉数去贱籍,改民籍。”

“不满五世者,五世之后而改。”

“。。。。”

听到皇帝对于贱籍的选择性保留,四人都陷入了沉默。

皇帝这对犯官的恶意很大啊。

“臣替各籍百姓谢陛下圣恩。”

最后,还是周应秋反应快,当即跪地道。

随着他的动作,其他三人才一起谢恩。

相互又是一阵吹捧之后,周应秋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陛下,如今多城内城外多设官员,但朝廷官吏缺额,不知道要如何处理?”

“还缺啊。”

闻言,朱由校忍不住摇了摇头。

“传诏北直隶,朕大婚之后,再开一次恩科,授顺天府官吏吧。”

“臣遵旨。”

闻言,周应秋躬了躬身,没再说话。

今天要皇帝决定的事情已经完了,周应秋四人也带着新的圣旨出了西苑。

而随着董应举将新设两县、废除户籍分类的事情公布出去后,整个顺天府都沸腾了起来。

对于新设两县,扩大官员编制的事情,多数人都是支持的。

毕竟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皇帝这新挖了两个县城编制的坑,当然是好事儿了。

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五城兵马司的那些人了。

吏部和都察院官员已经找上门,开始政绩考察了。

不过,五城兵马司终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主官多是勋贵,这会儿都在南海子参训呢。

而那些个小官们,根本就不敢反抗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

不过,还是人将奏章送到了皇帝的桌上。

奏章规格都很是符合皇帝的新制,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说的什么事儿。

“废除匠籍,会增加朝廷用工耗费?”

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朱由校忍不住一阵冷笑。

增加朝廷用工耗费?

是增加你们家的用工耗费吧。

在那份奏章上批了个“能增加多少”的话,朱由校接着看起了下一份奏章。

随着京城的太阳再次升起,京南的一片青楼之中。

一群从十三四的黄毛丫头,到三四十岁的半老徐娘,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低声的议论,乃至于还有小声而激动的啜泣声。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

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而有的人,出生就是骡马。

他们这些青楼女子,则是骡马不如。

那生产队的驴,隔三差五的还能休息一下。

而有的作者,即便是感冒的脑阔炸裂,但欠账多的已经不敢请假了。

前朝内廷各衙门属下,光是乐籍,少说也有个万儿八千的,这些多是犯官妻女,进了所谓的教坊之后,充当妓女、歌女、舞女。

一旦成了乐籍,下场可谓是相当凄惨,世世代代都没了人权。

正所谓: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三心两意负心郎,肝肠寸断满庭芳。

一入乐户,终身难脱,强颜欢笑,苟且偷生。

“姐妹们,我昨日在楼上听外面路过的锦衣卫敲锣打鼓的说,皇上要取消贱籍了,我们要归于民籍了,是真的吗?”

“真的?朝廷真的会取消贱籍吗?”

“我有一个相好的,他家里是当官的,我听他说的,他说我脱了贱籍,就会娶我。”

“他是骗伱的,这样的鬼话我们听的还少吗?”

“我也听说了,不过我听说是商籍、丐籍、匠籍这些都会取消,我们这些乐户只有五世以上者才能取消。”

“真,真的吗?我们真的能脱去贱籍?”

“真的!”

一群人说的动情处,抱头痛哭。

而京城的数百家青楼,此时不知有多少人激动痛哭,多少人暗自垂泪,多少人黯然神伤。

皇帝的这波恩典,对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大恩典。

但对于犯官家眷来说,是给了恩典,但只给了一点点。

而顺天府内的匠籍和军户,则是收益最大的一个群体了。

天可怜见,终于脱籍了。

这些人被编入籍贯后,一直都在为朝廷、为军队服务。世代承袭,不能脱离,不能分户。

军户还好些,好歹后人要是争气,如孙传庭家,三代人,一步一个台阶,秀才、举人、到了孙传庭这个进士,总算是摆脱了“振武卫世袭百户”这个“铁饭碗”。

而匠户就比较惨了,上升通道直接就被锁死了。

现在随着要重编户籍,匠户哪叫一个高兴啊。

虽然本人依旧是在给朝廷打工,但后人再也不用子承父业了,要是争气点儿,出个读书人也是可以的嘛。

而不高兴的,则就是那些个富绅豪右了。

小皇帝这是在断他们的财路!

军户被废,他们从哪儿找能打白工的人?

匠户被废,就意味着他们又要额外增加一笔支出。

大明多少技艺优秀的匠人都沦为了这些人的私产家奴。

但这些人的声音再是大,却也喊不出声来。

一个是锦衣卫强势,满城抓诽谤朝政之人。

另外一个就是,这波政令的红利,基本都是针对最下层的人。

这些人就是想要搞事儿,也搞不出来。

宫外的吵吵闹闹,在目前这个阶段,是影响不到宫内的。

整个皇宫都围绕着皇帝一人打转,现在宫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皇帝的大婚,坤宁宫要有主人了,后宫要有个总瓢把子了。

皇帝虽然住在西苑,时间也没到三月初十,但紫禁城中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先是宫内大扫除,各个宫殿张灯结彩,忙的是不亦乐乎。

而定国公徐府,同样也是忙着徐婉儿的出嫁。

从纳采开始,定国公府先是进行了小规模的整修。

而后,而后就是阖府上下,包括下人,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

紧接着,就是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发英雄帖。

不对,是喜帖。

而徐婉儿和徐慧儿两姐妹也开始了准备,学习宫内礼仪。

皇帝虽然没明说,但张世泽这个人小鬼大的既然提出来了,那徐慧儿也只能买一赠一,陪嫁入宫了。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