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一下主席的办公室,我想和他汇报件事。”李时光对秘书说道。秘书去打电话的时候,勤务员已经将桌上的茶具收了起来。
看着方才英国大使蓝普生坐过的位置,李时光觉得英国佬现在真的很努力。就在不久前,蓝普生大使坦率地表达了英国的观点,“……我们大英帝国希望中法的合作协议结束之后,中国能够与英国签署同样的协议。中英合作的空间要比中法合作大得多,法国能给的,我们英国可以给。法国给不了的,我们英国也能给中国。”
虽然中央已经决定,中法友好是未来中国外交的基础之一,李时光还是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些许动摇。必须得说,英国的态度非常诚恳,给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
没多久,秘书转身对李时光说道:“李部长,主席在电话那边。”
李时光连忙起身走到电话旁。果然,听筒里传出何锐熟悉的声音。李时光赶紧汇报了最新消息。电话那头的何锐一直安静的听着,等李时光说完,何锐笑道:“英国人说什么,我们听听就好,不用真的当回事。英国现在所有的承诺都是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主席说的是帝国特惠制么?”李时光问。
“是的。英国应该是带着相当的诚意前来沟通,但是他们的承诺听听就好。”何锐答道。
李时光一时有种违和感,但是他不想与何锐争论,便答道:“我知道了。”
“如果没别的事,我先挂了。”电话里传出何锐的声音。李时光当即表示自己现在没有别的问题。放下电话之后,李时光站起身,背着手在办公室里面慢慢踱步。停下脚步的时候,李时光突然笑出声来。
最初是嘿嘿冷笑,笑了几声,李时光觉得很滑稽,忍不住大笑起来。听到这动静,李时光的秘书连忙推门进来。就见李时光好像癔症了一样,笑的前仰后合,整个人都有些发软。秘书赶紧上前把李时光扶到沙发上坐下,然后忧心的看着中华民国外交部长虽然很想平复情绪,却依旧笑个不停,肩头宛如抽风了一样起伏着。
点&~为@:塔读小说app
李时光摇摇头,“一流的战略家就能做出这种判断,我不认为世界上缺乏一流战略家。英国现在的表现给我一种感觉,英国的决策层中,真正的一流战略家缺乏决策权。那些既得利益的特权阶层掌握着决策权。”
已经分析到这个程度,秘书觉得自己没能力与李时光讨论,只能表示认同李时光的看法。
就在此时,何锐的会议室内,法国外长白里安送来的法国经济学家们正在与何锐交流着。会谈刚开始,法兰西银行经济学家弗朗瓦开门见山,“主席先生,我们法国金融界仔细研究过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政策,以及执行手段。现在法国金融界有一个共识,您是当下世界上最出色的经济学家之一。”
专业人士先将何锐归于专业领域,这是沟通中表示善意的良好方式。何锐并不讨厌这些,而且何锐很想听听法国经济学家们的态度,便笑道:“经济学必须是务实的,能够提供现实帮助的学科。我相信法国经济学界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
“主席先生,我们根据您对于提升国民消费能力的政策去分析其他国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现阶段全世界经济增量将集中在东亚地区,这里将是未来各国都希望能够介入的市场。”弗朗瓦完全没有刻意奉承,只能阐述了他的看法。
何锐明显感觉到法国经济学家们有想法,先点了根烟,何锐才问道:“法国希望能够在东亚地区发展中分享多大比例的增量?”
弗朗瓦有些遗憾地答道:“我们非常理解主席先生分散风险的决定,这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才能作出的选择。但是主席先生,所有风险管控都有其极限。我们已经研究过中国的金融管理法,我们从中感受到中国面对的困境。中国缺乏资金与技术,希望能够最高效的利用外国资本与技术。这种追求效率的方式将导致很多不可控的结果。投机资金利润太大,哪怕是初期很多资金是以投入工业为目的,在后期也会因为追求更高利润而转为投机资金。我们认为中国的金融管理并没有针对这种源自内部的风险作出准备。”
何锐倒是没有这么担心,“只要土地、矿产资源始终保持国有,这种投机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而且我们正准备推出累进税方案,对于高收入群的收入进行调节。当个人所得税高到某个程度,这些资金全面转入投机领域的时间会延后。如果真的想投机,他们会选择其他国家作为投机场所。”
这只是一部分理由,何锐没说出来的理由是,十几年后世界大战就打起来了。到时候国家采取战时动员状态,哪里有投机资金的机会?
法国专家们并没有说这些,他们根据何锐提出的累进税政策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合理的做法。中华民国的宪法确定,中华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分配领域就并非是弱肉强食的模式,而是通过税收的财政转移模式向低收入阶层进行投入。也就是何锐所说过的“由国家来不断提升社会底线”。
点&~为@:塔读小说app
弗朗瓦先生开口了,“法国愿意持续向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几乎法国的所有企业都想在中国投资工业,展开商业贸易。而且法国金融业同行有一个共识,中国为了偿还法郎,存在出口压力。法国愿意向中国开放市场。”
说到这里,弗朗瓦先生笑了笑,“主席先生,您可能不知道。现在法国的纺织业以及轻工业企业日子不太好过。因为大量技术工人以及年轻的男女工人都想方设法前去大企业,去和机械制造有关的企业。以至于纺织厂工人短缺,即便留下的工人,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很多。而且这也起到了一个还算正面的影响,更多的父母不再逼着孩子去纺织厂,而是逼着他们至少完成初中甚至是高中学业。”
“哦?我还真不知道法国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何锐面露讶异。这个讶异是真的,何锐才懒得关心法国国内的细节。但何锐完全能理解方才听到的内容,纺织厂等企业劳动环境差,噪音惊人,收入还低。如果能在大企业或者机械制造业找个端茶送水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升了很多,工作强度降低了很多,工资并没有降低,谁会跑去纺织厂受罪呢?
至于逼着孩子上学,自然是因为大公司与机械有关的产业需要一定的受教育程度。在此类工作岗位并不匮乏的现在,法国父母们当然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更体面,收入更高的工作。
弗朗瓦前面还说过,现在法国就业相当充分。这就意味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开工不足,生产效率大跌。从这个角度来看,何锐赞了一句,“法国经济学家们有着令人钦佩的水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