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刀箭无眼,加上这种骑兵对抗,本身就是个高死亡率的战斗。要想此次出征不死人,赵孝锡想想都不可能。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少死人。
骑马奔出骑军营地的赵孝锡,很快下达了第一个命令,让火字营的骑兵。分成一支支百人队,拉开距离匀速前进。到达第一个汇合地点之后,全营将士进食跟喂马吃料。
等到身为火字营千人将的杨金豹,很快分配了每支队伍的前后顺序之后。先前看上去,如同一股洪流的大部队,很快分成若干小队。
快速而隐藏的,在那些武卫骑经过的路上快速跟进。那怕沿途有些百姓看到这一幕,也不会觉得太过稀奇。因为这里还属于成都府地界,百姓都知道这里驻扎了一支骑兵部队。
还以为这些骑兵跟以前一样训练,老百姓也没太放心上。至少他们清楚,有这样一支骑兵驻扎在身边,至少能让他们多一份安全感。
宋朝每年跟番邦打仗,吃亏是吃在那里。连不少关心战事的老百姓都知道,就是缺少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因此看到有骑兵在身边驻扎,老百姓也觉得心里踏实不少。
由成都路出发前往秦凤路,距离也是上千里地。加上现在是古代,很多官道白天不好走。赵孝锡在走出成都路之后,更多采取白天休息,晚上行军的方式秘密赶路。
一路上让他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还略显稚嫩的菜鸟们。除了有几个骑兵走夜路时,不小心摔伤了手脚,无一人掉队安全顺利抵达了秦凤路管辖区域。
暂避于距离秦凤路军事重城秦州外山谷的赵孝锡,也在这里见到了等候汇报的武卫成员。得知其余四路出蜀的骑兵,都已到达预定位置,最快进入秦凤路的还当属金字营。
五支千人骑兵营,在进入秦凤路都选择了昼伏夜出的行军方式,尽管跟火字营一样。出现了人马受伤的情况,但总体而言还是没出现任何人马掉队的情况。
将一道命令交给此地武卫代为传达的赵孝锡,命令四支千人骑兵队,正式赶到秦州与其进行集结。做为秦凤路的战略重城,每年秦州周边发生的战事不在少数。
只是赵孝锡这次,将秦州做为后方大本营,从来这里组织指挥此次的反劫掠战役。原因也是此地做为秦凤路军事重镇,拥有比较完备的城防跟后勤补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