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冷笑一声道:“你可听这些俘虏所言,秦王已经出关,将要前往陈郢了吗?”
“呵呵,他秦国这场伐楚之战,从去年开始打到现在已有一年之久,如今秦王东来,虽然不一定会催促王翦立刻进攻,但王翦麾下的将吏军士绝对忍不住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想着在秦王到来之前击破我军,擒杀我和大王,向秦王报功。这般争功贪利之下,就算王翦不来,秦军的那些将领也会催着他来。”
“且王翦动用六十万大军伐楚一年,耗费人力物力何等巨大。他若是再敢于此屯兵下去,又将耗费多少粮草?秦国国内的秦人会允许吗?且他麾下几十万士卒离家已有一年之久,若再继续徒耗下去,人人思归,其秦军不战自败矣!”
“而且,王翦老了,他等不了多久了。”
“他一定会来攻的!”
项燕话到此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肯定。
景同惊愕之后,又低声道:“令尹,依你所言,既然那王翦等不起,吾等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和他耗下去啊,不应和秦军接战。我军不如放弃淮阴,率军南下,引诱秦军深入。只要吾等不败,早晚能拖到秦人耗不下去,自己撤军北归,吾等届时便可率军北上收复故土!”
项燕神色平静。
景同所说,何曾不是他之前的想法。
凭借淮南,江东,甚至是更南方的百越之地,和他王翦耗下去,将王翦耗死之后,便是他大举反攻的时刻。
但如今形势却又和之前大不相同。
现在楚军拥立新王,正是军心士气大涨的时候,若是一战不打就南下撤退,让出淮阴、善道等地给秦人,势必会凉了楚军不少勇士的心,对军心不利,还会让那些尚在观望的一些淮南、江东封君放弃支持他们。
二来则是因为楚军好不容易聚集了近十万兵力,其中不乏精锐。而他们的粮草却只够几个月所食。如果项燕选择南下后撤,那么不仅是秦军撑不住,他楚军也撑不住啊,等到几个月后粮食耗尽,他麾下的十万大军就会因缺粮而离散。
大军离散容易,想要再聚集起来那可就难了,特别是在如今楚国大部分地区都落入秦军手里的形势下,或许这将是他项燕最后一次掌控十万大军了。
与其等到大军离散,还不如在兵力尚存的时候,和王翦拼一波,搏一个大胜的希望。
项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除了之前所说的原因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让他放弃了南下撤退,留在淮水南岸和王翦拼杀。
因为他项燕是楚国贵族,是响当当的荆楚男儿。
“陈郢之败,非我无能,乃国力不如,以及那庸主负刍的牵制。”
“而今日,你有兵力优势,我亦有地利可倚。你有秦王信任,我同样有大王圣明。如此,你我便可以堂堂正正的打一场,比一比谁的兵术更高强!来一场公平的决斗!”
项燕高昂着头,再次看向淮水方向。
他已经派了哨探,以及发动沿岸的楚人平民日夜沿着淮水巡逻,监视随时可能出现的秦军船只,并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了烽火。
如果王翦选择以船只装载士卒渡淮,从楚军后方登岸,那么只要发现秦军的船只出现,楚人就会立刻燃起烽火警戒四周,然后附近的楚军部队就会快速赶到,对渡河的秦军进行半渡而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