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春日,却更有着秋天的萧瑟凄凉。
赵佗下了车,看着前方紧闭的大门,心头有些暗然。
他昨日就派人向李府递交了拜帖,但没有回信。
赵佗能感觉到李信拒绝的意思,但他还是想见李信。
李信,对赵佗真的很好。
易水时,练阵演兵,公开奖赏。
蓟城外,收为短兵,听策造炮。
居庸塞下,毅然转战,千里截杀。
咸阳城中,李信更是让赵佗和他一起随车同行,共享胜利的荣耀。
哪怕是到了平舆,李信被赵佗的谏言所惹怒,没有接受赵佗的劝谏,但也没有向他发怒,反而还允诺了赵佗独自领兵出去的请求。
试问当今秦国,谁能对赵佗做到这种地步?
李信之爱赵佗,爱之甚矣。
赵佗对李信,亦是在心中尊敬有加,早已将李信当做一位兄长对待。
如果不是真的将李信放进心里,赵佗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五千人南下淮水,潜入寿春去恐吓楚王。
那样做,只是为了能吓唬楚王召回前线的军队,或是略微改变战场的局势,为李信多赢得那么一点可能的逃生机会。
若无李信昔日的信任,就无今日之赵佗的辉煌。
所以哪怕整个秦国都将李信遗忘,所有人都不愿再和李信这个败军之将接触。
但赵佗,依旧想要见李信,想要宽慰他,让李信不要就此沉沦。
赵佗派人上前敲门,对应门的仆人禀明身份,求见李信。
李氏仆人应了一声,忙进去禀报。
良久后,那仆人走出来,一脸歉意道:“我家主人今日身体不适,不能待客,赵中更请回吧。”
赵佗怅然若失。
“李将军,不愿见我。”
赵佗默默站了一会儿,最终对着面前的李氏府邸,重重一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