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齐国臣僚中,有人脸色苍白,暗道:“这样岂非让吾等举族迁于西土,再无回齐地的机会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没人敢说出来,反而全都面露感激之色。
毕竟他们性命保全了,财富也留了,赵佗并没有失信。
作为亡国之臣,跟随齐王建西入咸阳朝见秦王,这更是应有之意,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们对着赵佗唯唯诺诺,感恩退下。
待到这些齐国公卿在秦卒的监视下回城收敛财物,聚拢宗族。
丽食其嘿嘿一笑,赞道:“大王那道伐齐诏书,可真是一举数得啊。”
赵佗点头。
正如丽食其所说,秦国伐齐的那道诏书可不简单。
先以后胜之子求诉为由头,逼得齐国聚兵反抗,秦国便能名正言顺的得到伐齐的借口,这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
兵进临淄时,赵佗再以保全这些被诏书点名的齐国公卿性命为条件,就能诱使许多人主动投降。
如果没有那道诏书,田假和众多齐国公卿面对秦人的招降,自然要提出各种条件,讨价还价。
有了那道诏书后,田假等人提出的第一个投降条件就是保全性命,这时赵佗再承诺保留他们的富贵家财,便让他们不敢再狮子大开口,就连投降的意志都会变强许多。
事成之后,再让这些人携带财物,聚拢宗族一起入关,不仅完成了诺言,表明秦军的守信,还为赵佗接下来要做的一件大事做铺垫。
他要将齐地的田齐宗族,徙于咸阳!
在一般情况下,想将在齐地盘根错节数百年的田齐宗族连根拔起,这任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覆灭齐国还难。
如果是在统一之后再慢慢做这种事情,受制于秦在山东地区的力量薄弱,定然会难以一口气弄干净。
但如今,赵佗携带灭齐之威,仗着十余万秦军在侧,刀兵相威胁,便能用雷霆之势,做成这件大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