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胡邑的楚将就是这样一个狠人。胡邑作为颍水边的重要城市,府库中囤积着大量的楚国军粮,远超之前的寝丘和平舆储存。但可惜胡邑守将眼见秦军必定破城,竟然心一狠,纵火烧了城中府库,将数万石积粮尽数烧成灰尽。
虽然李信事后从城中楚人的手里强征到一些粮食,但也只够这两万大军大半月的供给,这时间或许足够他突袭到寿春城下,但若是一战拿不下寿春。秦军止步于寿春城外,就会陷入军粮短缺的境地。
所以,李信需要新的军粮来源。
昭平的回信有些出乎李信预料,让李信陷入思索。
楚王亲信来到钜阳城监军,昭平在其监控下难以出城支援秦军。不过可以为李信打开钜阳城门,辅助秦军夺取钜阳城。一旦夺城成功,李信就不再缺少粮秣和补给,还能控制住钜阳这座楚国大城。
这说法乍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李信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平舆城外,那一夜的光景。
赵佗伏身在地上,向自己诉说着昌平君极有可能泄露他的奇袭计策,前路恐怕会有陷阱等待。
“赵佗……陷阱……”
李信闭上眼,口中咀嚼着这几个字眼。
他李信出身陇西李氏,世代将门,自小熟读兵书战策,又曾上战场厮杀历练。一路跟随着王翦灭赵、破燕,也算是身经数十战,其沙场征战的能力在秦国将军中算是位居前列,否则也不会被秦王政委任为二十万大军的统率。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李信此番伐楚之所以会选择奇袭寿春的策略,一来是秦国连战连胜,他李信心中充满了傲慢与自负的情绪,对于楚军并不放在眼中。二来则是李信擅长车骑,善于奇袭,这突袭之策也是他最拿手的战法。所以李信的奇袭策略虽然被蒙武驳斥,并不代表他就是个无能之辈,相反他还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
如今赵佗警示在前,李信虽然不太相信赵佗的“危言耸听”,但到了眼前的境况,心中还是不由考虑起这种可能性来。
在前方有可能出现陷阱的情况下,昭平突然改口,并邀约他率军袭击钜阳城,凭李信多年的战场经验,他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