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翦告老回乡。
尉缭便明智的闭住嘴,一边统筹国内军事,为伐楚做准备,一边观察作为统帅的李信和整个秦国的情况,希望自己的判断有误。
结果他发现,当今秦国,由上到下所有人都处于骄矜的状态,自李牧死后,秦国连续几年的胜利,早已让秦人忘记了战争的凶险。
当今秦国,上到秦王下到底层的秦人,他们都忘记了。
战争,是有可能被打败的。
而作为主帅的李信,更是勇则勇矣,却轻率好战,作为一员勐将还行,但作为主导灭国大战的统帅大将,那就差远了。
征发的兵力不足以灭楚,君王将吏心骄傲慢,主帅轻率好战,而敌人还是个八百年的万乘之国。
尉缭作为兵法大家,仔细分析后,发现了秦国还未开始征伐,就已经有了失败的苗头。
他曾亲自找过秦王政劝谏,希望秦王政在这场战争中能更加谨慎一些,但骄傲的秦王政虽然嘴上应着,其眼中的的傲慢却让尉缭知道,他的建言没有用处。
赵佗知道尉缭身上的疲惫从何而来了。
作为主掌一国军事的邦尉,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将要去打一场极有可能失败的战争,这种明知结局却无法挽救的感觉,是真的很折磨人。
“连尉公都无法说动大王,我这区区小将也没有办法啊。”
赵佗两手一摊,他能感受到尉缭的无奈,所以他昨日也只敢在副将上面下功夫,丝毫不敢提李信之事。
尉缭沉声道:“当今无人能劝动大王,但李信那边,或有可能改变一二。你被李信称作‘吾之臂膀’,更被其点名一同伐楚,可见他心中对你极为喜爱,你若劝说一二,或许能起到一些作用。等到上了战场,希望你能辅助李信,稳重行事,莫要轻率而动。”
赵佗懂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