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秦将 > 第一百一十四章:赋税

第一百一十四章:赋税(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就像扶苏在偏殿里说的,自秦王政十一年,派遣王翦、桓齮攻打赵国开始,十年之间秦国连年征战,攻赵五次,历时九年才将赵国扫灭,中间还覆灭了韩国,之后又马不停蹄北上伐燕。

看似战果丰硕,秦威煊赫,向天下人昭显了秦人的凶勐剽悍。

实则背后是无数关中子弟的血与骨堆出来的,秦国大军虽然也会征召占领区的六国之人,但真正的精锐主力还是本土的秦人啊。

连年战争,不仅让关中秦人死伤众多,关中农田更是有许多荒芜。

比如赵佗这支伐燕的部队,冬天出去,秋天回来,大批青壮年直接错过了春耕。还有王翦之前率领的灭赵主力军,更是连续两年不沾家。

关中水利虽好,农田虽然肥沃,但在这么多壮劳力缺席的情况下,田地里的收成又能有多好呢?

收成不好归不好,但该交的租税口赋也是一分都不能少。

秦人要交的赋税,首先就是按人口征收的口钱算赋。

到汉初时,人在十五岁以上到五十六岁之间都要出赋钱,每人每年征收一百二十钱。

秦的口赋要重于汉,虽有边远贫穷地区会降到四十钱的额度。但在广大内地,人均往往在一百二十钱以上,多者甚至能达到一百八十钱,五口之家,一年就要交出九百钱的口赋,十分吓人。

秦谣有云:渭水不洗,口赋起。

指的就是渭水边冤死者的血肉还未洗干净,口赋又来夺人性命。

在秦昭襄王时甚至实行小孩都要缴纳口赋的制度,导致秦人在听闻亲戚友邻家中有人去世的时候,便去祝贺,听闻亲戚友邻家中有孩子出生时,就去吊问。

此为“贺死吊生”,一切皆因口赋而起。

所以就衍生出一些贫困的黔首,杀子抵赋的风气。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