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该怎么做,还请老师指教……”
欧阳文忠向方永亮了亮连葱花都没剩下的碗底,把目光方向了坐在门前的李严,“你说说,下一步该怎么做?”
“屯粮。”
李严简单的答了一句,把空荡荡的碗递到方永面前,“我在长身体,一顿至少吃三碗,家里的粮食能让我吃饱吗?”
方永含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下才有大饥。”
“但今年的洪水应该仅限于江南和中原等地势偏低的地区,只要年初各地督造的防洪堤坝质量过关,要不了多久就能平息,堤坝截留下来的淤泥反倒适合农作物耕种。”
“所以,重要的不是屯粮。”
“而是招募大夫,应对瘟疫。”
世人只知大灾之后必有大荒,却不知大水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才有大荒。
日积月累才形成的洪水,提前预感的人都会主动避难,造成的伤亡不会太大。
然则江南地势低洼,洪水泥沙容易淤积,无法排出,加上天气回暖,各种毒虫病菌也能得到最佳的生长环境。
瘟疫传播的速度,将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大荒的形成,正是因为瘟疫致使人口劳动力不足而造成的土地荒芜。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屯粮应对饥荒,而是及时搜罗天下医者,预防即将出现的瘟疫。
“罗隐!”
“属下在……”
“吩咐下去,今天的食为天多出一份日报。”
“集结座下所有才子,查阅史书,将所有洪水过后出现疫.情的历史摘抄下来进行印刷传播,警示世人。”
“另,以方、王、华三家名义……”
方永顿了顿,补充道,“把食为天的招牌也印刷上去,特别是招牌上的陛下金印,刻画得清楚一些。”
“以三方名义,加之前任礼部尚书和陛下金印,诚请天下医者齐聚金陵,共商应对瘟疫之法。”
“属下遵命!”罗隐接过欧阳文忠递来的金印,恭恭敬敬的退出了房间。
欧阳文忠诧异的打量方永,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大灾之后有大疫,这是老夫纵览史书得出的结论,你却能一语道破其中玄机。”
“不借此机会发难民财,却先顾及百姓安危,乃大儒之风。”
“能收你为徒,是为师之幸。”
方永面无表情的看着门外的雨。
拜师这几个月来,他还是第一次得到欧阳文忠的口头夸赞,心里却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大雨必定会延误封地内城池建设的工期,各种生意也会因为洪水受到影响,崔家为了不延误婚期估计会选择冒雨出城。
“大雨之下,路途湿滑,蒙蔽试听。”
“在崔氏族人离开江南辖地之前,崔元应该不会下狠手。”
方永又是一叹,忧心忡忡道,“学生最担心的是,义父的安危。”
“学生想借此机会,把义父从徐凤先府上接过来。”
他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到过华云了。
三个月,于一些普通朋友来说并不长久,但做为太皇太后身边的红人,方家家主的义父,他在金陵闹出这么多大动静,华云不应该连见都不见他一面。
唯一的解释是,华云被软禁了。
欧阳文忠把空碗放到书桌上,嘴里发出一道长长的叹息。
“唉……“
“你是接不出来的。”
“亦或者,你根本就见不到华云。”
方永脸色滞,情绪激动的问到,“为什么?”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