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王朝更迭以及最重要的劝学,几乎可以说只要牢记住了文字浅显的三字经,那么就记住了中国历史的脉络与文化根基。
所以陈默的半篇《三字经》,虽然在“元灭金”那句卡了壳,可其魅力已然大部分展现了出来。
更何况,有时候带着缺憾的不完美,反而对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被从深水里炸出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还有传统文化爱好者们。纷纷提笔做起了《三字经》的续写着,顺着才刚刚讲到辽宋金的历史,向下衔接。
哪家刊载《三百千?狂言还是大才?》的报纸,则聪明无比的将这些续写。有一篇算一篇的看在到了报纸上。
当然,在刊载之前,那家报纸也是联系了陈默,恳请陈默给予授权。
文人墨客们兴之所至,私下里续写任何文章,或者给任何文章写里番、番外那都没问题。但只要发表出来并获得了收益的话,那就触犯版权法了的。
陈默自己都不是《三字经》的原作者,原本还愁于“缘灭”不下去了,现在一大波文人墨客主动来续写,他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扼杀大家的创作激情?
而还别说,这些按耐不住出来续写者中,还真是不乏文采飞扬的强人,陈默都看中了好几篇的续写,甚至一度选择纠结症发作。
然后争议冒出来了,有人开始质疑《三字经》,认为《三字经》绝对不是陈默撰写的,理由是从陈默的人生经历来看,区区十八岁而且并没有经过系统传统文化教育的小青年,不可能写的出来《三字经》。
所以,多半是拿钱砸了哪个老学究,让老学究帮忙编出来的《三字经》!
质疑完《三字经》的原创性,那质疑者又进而只要陈默做慈善的动机——这么高调做慈善,那还能是真正在做慈善么?作秀吧!
可惜,这种带着恶意的质疑,才刚冒出个头就让被激怒的陈默粉丝们给打了回去。
陈默的狂热粉丝们,竟私下众筹花钱包了质疑文章刊载报纸的一个版面,然后在那一版刊载了《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以及《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然后是一句质问:“能写出这等诗词佳作的人,写不出来小儿科的《三字经》?”
其实《三字经》一点都不小儿科,但这霸气的宣言刊载的两篇诗词,却无一不是精品,所以让人根本没办法反驳。
况且这时候,陈默也终于在那些“主动帮忙”的文人墨客帮助下,完成了《三字经》。
陈默便把重新编纂,去除了宋朝内容的《三字经》,顺手投给了约稿开价最高的一家报社。
然后,陈默带着张《给小孩》专辑,以及打印好的几十分《三字经》,驱车赶往终南山。
耽搁了这么久时间。是时候去赵氏孤儿院,履行诺言了。
这一天,其实也是《给小孩》专辑开始,全线网络发售的时间。
几百万张专辑唱片。在前一天就已借由乐购商城所铺开的快递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它们各自主人的手中。
那些并没有订购《给小孩》专辑,或者订购了《给小孩》专辑,但却想要继续支持陈默慈善事业的好心人们,涌入天籁音乐网订购花一块两块钱。去订购网络版本的儿歌,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