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王浚如何?”司马诠提出了问题。
他年纪虽小,但在洛阳皇宫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在太子这个极度高危的位置上呆了几年,好歹也培养出了一点政治智慧。他知道,封苟晞、刘琨为柱国大将军是为了拉拢他们,封司马睿为柱国大将军是更多是为了画地为牢,定下君臣名份,用一个无大不大的圈子圈住他,免得他上窜下跳;封张轨为柱国大将军既是为了拉拢,又是为了画地为牢防止凉州张氏自立为王————虽然凉州张氏真要这样干,他们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顶多就是在对方要割据自立的时候增加一点政治成本而已。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既然要拉拢或者限制,那自然不能把幽州王浚给漏了。
王浚这个首开引胡人入中原屠戮自己同胞先河的家伙不是个东西,但他手里那几万段部鲜卑铁骑却是个好东西,堪称是西晋第一强军,石勒每次在河北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都会被王浚派段部鲜卑骑兵过来教做人,逮着一次就干他一次,次次把他打到屁滚尿流。如果能够拢络住王浚,借助他手中那几万鲜卑铁骑,复国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增。
可他此言一出,李睿马上就反对:“幽州王浚,一个卑鄙小人而已,正是他开了引胡人入中原祸乱天下的先河,导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其罪行罄竹难书,老百姓恨不得生食他的肉,舔他的血!这样的小人,不兴兵讨伐也就算了,还要封他为柱国大将军?那不是招人耻笑么!”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司马范皱着眉头说:“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殿下的意思是封他为柱国大将军,同时对他麾下的鲜卑将领进行封赏,将那些鲜卑猛将拉拢过来,借他们的力量复国。”
李睿还是摇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得分清楚,很多事情就是坏在‘权宜’二字上的。王浚野心勃勃,手下又有数万鲜卑铁骑,区区一个柱国大将军的封号真的能够将他拉过来么?就算拉过来了,天下人该怎么看?”
北宫静说:“若王浚这种小人也能封为柱国大将军,那么柱国大将军这一荣誉将成为笑柄!”
司马范和司马诠对视一眼,沉吟良久,最终放弃了封王浚为柱国大将军的念头。司马诠问:“那依北宫少将军之见,应该怎么做?”
北宫静说:“封王浚为柱国大将军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找机会对段部鲜卑诸将进行封赏,将他们拉拢过来。”
司马诠说:“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北宫纯、北宫静、李睿、司马范、苟晞、司马睿、刘琨、张轨共八人被封为柱国大将军,每位柱国大将军都有开府建牙之权,已是风中残烛的西晋,踉踉跄跄的进入到八柱国时代。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司马诠则任命司马范为大司马兼荆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荆、江二州诸军事。没封太尉,他和司马炽一起被困在洛阳皇宫里,被司马越这个老乌龟折腾了这么多年,对“太尉”二字已经有心理阴影了,宁可把比太尉还大的大司马给他也不封太尉。
同时任命北宫纯为大将军。
在古代,大将军可不能随便叫。叫将军可以,叫大将军不行,将军很多,但大将军只有一个。在汉代,第一个被封为大将军的人猜猜是哪个?对,是韩信。猜猜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爷仨那一大堆长得让人眼花缭乱的职位和封号中,最值钱的是哪个?对,还是大将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班,对年幼的司马攸作出的承诺就是待他成年后便将大将军之权还给他。不客气的说,大将军的权力比宰相还大,在东汉的时候甚至位于三公之上!
这就有点吓人了。
不过,在司马诠看来这没什么,大将军么,当然是给最能打的那个,而放眼天下,还有谁比北宫纯更能打?没了吧?人家要武力值有武力值,要功劳有功劳,封大将军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年轻将领也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
萧育官拜奋威将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