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地应道:“是,陛下。”
今年的科举,夏芷安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看重。
她深知,无论最终选拔出怎样的人才,都不过是旧有体制下的产物。
然而,她和白羽却悄悄酝酿着一场革新。他们计划,今后所有外放的官员,比如即将赴任的县令们,都必须在京城接受一套全新的培训。这套培训的内容,将聚焦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旨在为他们注入新的执政理念。
白羽对此很有信心,他甚至表示,愿意将这些经过培训的官员派往北疆。他坚信,这些官员如果派到北疆去做几年官,如果他们不过劳死的话,绝对可以锻炼出不小的本事,周平玉就是一个典型。而等他们再从北疆回来,就完全可以把北疆的经验带到大乾各地去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夏芷安又详细阐述了许多事情。
她谈到了水利建设、防灾减灾、农业发展、社会治安以及外交政策等方方面面。虽然这些都是日常事务,但是当夏芷安用她那独特的方式和视角来解读时,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无论是办事方法还是人员组织,夏芷安都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实用的观点。她的数据详实可靠,因果论证严密有力,让人不得不信服。
听着她的讲述,众人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办!
此时此刻,他们对夏芷安的观感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由衷地敬佩这位女帝,她不仅对民情政情了如指掌,而且能够用如此清晰明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这样的帝王手下做官,他们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压力。
会议结束后,夏芷安突然问道:“对了,你们这次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徐信等人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愣,卢琮等三人也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回答。
夏芷安见他们有些迟疑,又问道:“我刚才听徐信提到柳条巷,但话没说完。是不是因为那边有一个士子被杀的事情?”
听到这里,徐信等人知道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徐信点点头,肯定地说道:“正是此事。因为事关今年科举,非同小可。京中已经有一些传言,所以我特地前来上奏。”
夏芷安听后,轻描淡写地说道:“哦,原来是这样。那就由你来负责处理这件事吧。礼部负责科举和安抚人心,刑部负责查案。你回去后跟何尚书说一声,我就不单独召见他了。”
徐信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就……完了?”这也太敷衍了吧!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