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的目的昭然欲揭,他暂时没有力量对北疆造成危险,那么就让匈奴来!
而现在三只匈奴中,唯一有能力威胁北疆的只有北匈奴!
北匈奴休养生息很久,现在兵强马壮,而新单于野骸台刚刚上位两年,正是准备展开向外扩张野心的时候。
最关键的是,野骸台跟白家有血仇,当年整个北匈奴的王室,就是被白曜的屠杀殆尽的,而野骸台当时还没有出生,怀在一个不起眼的匈奴女子的肚子里,因此逃过一劫。
这么多年过去,野骸台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开始发展壮大,终于夺得了北匈奴单于的权柄,他必然是要向南的,向南就必然无法让过北疆,就像当年一样,夏斌把一切都盘算在其中。
不过北匈奴要到北疆,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中间还隔着一个宿敌,那就是南匈奴的呼屠,只有灭掉了呼屠,吞并了南匈奴,野骸台还有可能继续南下。
北方草原的惊变,白羽还一无所知,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宝宁研究起照相机来。
到工坊里,白羽先用玻璃给宝宁做了一个成像的实验,给他讲解了大概的光学原理,然后便把任务分解下去,一方面让玻璃工坊生产相应的玻璃镜头,另一方面让北疆大学成立的化学研究所尝试制作溴化银。
进度很快,溴化银当天就做成了,然后白羽又弄来明胶——现成的,尝试制作胶片。
北疆生产玻璃也是熟手,虽然镜头的要求比较高,但他们鼓捣了几天,报废了几十块之后,还是生产出了满足白羽要求的镜头。
这镜头肯定没办法跟后世的单反和手机镜头比,但是放在木箱子里成像也够用了。
有了镜头和胶片,就算是万事俱备,两天之后,白羽就在工坊里做出了第一台照相机。
这台照相机跟蓝星历史上早期的照相机差不多,看起来十分笨重,而且目前只能拍黑白照片。
当然彩色照片的原理白羽也知道,就是采用三色碳素印相工艺,是十八世纪法国科学家发明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将黑白影像制成三张分开的底板分别为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然后再通过减色法的原理重叠,就得到了彩色照片,不过这种彩色照片虽然看起来很鲜艳,但色彩还原度比较低。
白羽把制好的照相机搬到王府的院子里,喊道:“宝宁,你站到相机前面,我来试着给你拍张照。”
宝宁兴致勃勃地站在相机前,神色振奋,但身体十分僵硬。
“笑一笑!”白羽喊。
“咔嚓!”
北疆历史上第一张照片诞生了。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