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咬牙道:“为大唐社稷的复兴,我也豁出去了,请先生教我该怎么办?”
张公瑾微微笑道:“太子之败就在于失去了军权,所以微臣建议殿下不要回军长安,而是移师陇右。”
“去陇右?”
李世民犹豫一下,“我若不回京城,那不就便宜了四弟吗?”
“殿下,恶人总要有人去做,既然楚王愿意,那殿下何乐而不为?殿下以收复河西,对抗周军为借口,牢牢占据陇右,再对京城推波助澜,一旦京城有变,殿下便可兴正义之师杀入长安,那时,一切便在殿下的掌握之中了。”
李世民最终还是狠不下这个心,他心里非常明白张公瑾所谓推波助澜的意思,在大帐内走了几圈,李世民终于长叹一声道:“就听先生之言,我们去陇右吧!长安之事我也不管了,随他们折腾去吧!”
张公瑾没有再劝说李世民,李世民走出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他实在不想参与长安内斗,那其实也无妨了,只要军权在手,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
李世民的军队没有一点耽误,在接到圣旨一个时辰后便拔营南撤,这一点他比大哥李建成做得好,除了军队不回关中这个底线外,其他父皇一切敕令他都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
宣旨官其实并没有走远,一行人就在县城内,直到唐军迅南撤后,他们也才离开县城,向京城而去。
按照事先的计划,李世民南撤到上郡后,便调头向西,率大军向陇右进,与此同时,他给父皇上书,推荐江夏郡王李道宗替自己守上郡,并向父皇说明,周军虽占延安郡,但并没有在延安郡建立根基的迹象,周军必不会从关内南下,如果唐周再次爆战事,必然是从陇右开始,唐军必须在陇右构筑起坚固的防御。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