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既定,行动便雷厉风行。
第二天上午,叶小天便地起草了一份回复邮件。
先是感谢了东方教育集团的青睐和俞敏青部长的亲自到访,然后明确表达了家教社核心团队经过慎重讨论后的共同决定,
拒绝控股式合作与全资收购方案,但愿意在保持家教社独立运营和品牌完整性的前提下,探索在师资培训,特定项目等领域的有限度,平等合作的可能性。
邮件发送出去,抄送给于老师后,叶小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意味着放弃了快速扩张的捷径,也可能在未来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让他略感意外的是,俞敏青的回复相当迅速且客气。
邮件里表示尊重家教社的选择,并对未来可能的“平等合作”持开放态度,期待后续沟通。
语气平和,看不出丝毫被拒绝后的不悦。
叶小天明白,这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或许是对方真的认为家教社有其独特价值而愿意保持联系。
无论如何,眼前的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然而,叶小天没有料到,另一场“风暴”正悄然在校园内酝酿。
不知是从哪个环节泄露的消息,“东方教育集团欲出资五百万收购家教社,被叶小天婉拒”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华省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传开了。
五百万!
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充满了震撼力。
而“拒绝五百万”这个行为本身,则更具话题性和传奇色彩。
一时间,叶小天这个名字,再次被推上了校园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果说之前他作为家教社社长,只是在相关群体和院系里有知名度,那么现在,他几乎成了全校皆知的“名人”。
这种突如其来的知名度,首先体现在走在校园里的回头率上。
以前,叶小天走在去教学楼,食堂或者图书馆的路上,虽然也会遇到熟人打招呼,但大多是点头之交。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他常常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奇目光,听到窃窃私语。
“看,那个就是叶小天!”
“哪个?拒绝了五百万的那个?”
“对,家教社社长,听说才大二!”
“我的天,五百万都不要,怎么想的啊?要是我肯定卖了……”
“啧啧,厉害啊,听说家里条件好像也挺一般的,真有魄力。”
这些议论声或大或小,或惊叹或不解,已经开始影响叶小天原本平静的日常生活。
他开始有些不自在,甚至下意识地想要避开人流密集的道路。
更直接的困扰是,找他咨询,甚至求助的陌生同学突然变多了。
有直接在课后围上来,询问家教社还招不招教员,或者能不能优先安排课时的。
有通过各种渠道加上他微信,拐弯抹角打听“内幕消息”或者单纯表达敬佩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