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田深处的真相
金银花事件过后,药署的溯源档案越建越完善,不仅有竹简记录,还画了简易的种植地地图,标注着每家种植户的地块位置和特色药材。王二柱也从最初的抵触,变成了档案的“守护者”,每日下班前都要仔细核对当日的记录,生怕出半点差错。
秋末的一天,传习所的学徒带来消息,说邻县有百姓服用医署配的当归补血汤后,不仅没见效,反而头晕乏力。素问立刻让学徒带回剩余的汤药,经检验发现,汤中的当归有效成分含量极低,根本达不到药效标准。
“查档案!”王二柱主动说道,立刻找出对应的当归入库记录,“这批当归是十月初五入库的,种植户是永年的赵老根,种植地在滏阳河畔,加工方法是‘自然阴干’。”
素问看着档案上的记录,疑惑道:“滏阳河畔的土壤肥沃,当归品质一向很好,怎么会出问题?”她决定亲自去永年一趟,王二柱自告奋勇同行。
两人赶到赵老根的种植地时,正撞见他在地里挖当归。素问走上前,拿起刚挖出的当归,只见根茎细弱,断面颜色发白,果然不如往年的饱满。“赵大叔,今年的当归怎么长得这么差?”
赵老根叹了口气,放下锄头:“姑娘有所不知,今年春天滏阳河涨水,淹了大半地块。我急着补种,就用了隔壁村卖的‘快长肥’,想着能赶上天时,没想到长出来的当归看着还行,药效却差远了。”
“快长肥?”素问追问,“是什么成分的肥料?你还卖给其他种植户了吗?”
赵老根摇摇头:“我不知道成分,就听卖肥的说能让药材长得快。隔壁的李老四也买了,他种的黄芪上周刚送到邯郸药署。”
王二柱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竹简,翻找出李老四的黄芪入库记录:“这批黄芪十月初十刚入库,还没来得及配药!”素问当即决定:“王二柱,你立刻回邯郸,通知医署暂停使用李老四的黄芪,进行紧急检验。我留在这儿,查清‘快长肥’的底细。”
王二柱飞奔回邯郸,刚到药署就直奔药材库,将李老四的黄芪封存送检。孙伯检验后发现,黄芪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正是“快长肥”所致。“幸亏查得及时,这批黄芪要是配了药,后果不堪设想!”孙伯心有余悸地说。
另一边,素问在永年县找到了卖“快长肥”的商贩,得知这种肥料是用工业废料混合而成,对人体危害极大。她立刻通知县衙查封了剩余的肥料,又挨家走访种植户,登记使用过“快长肥”的药材地块和数量,一并记入溯源档案。
回到邯郸后,素问看着补充完整的档案,对众人说:“以后档案里还要加上‘肥料种类’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从种植源头把控质量。”王二柱连连点头:“我这就去加!现在我算彻底明白,这档案可不是麻烦,是咱们药署的‘千里眼’,能看透药材背后的所有门道。”
第四章 档案里的民生温度
冬去春来,邯郸药署的溯源档案已经堆成了高高的几摞,不仅有竹简版,还抄录了纸本副本,方便携带查阅。随着医署的名声越来越大,周边州县的药商和种植户都主动配合登记,甚至有种植户特意在药材包装上标注自己的名字和地块,说这样“卖得更放心”。
这日,医署接到朝廷的旨意,要调拨一批药材送往北方边境,支援守军。素问挑选了金银花、板蓝根等防疫药材,又让王二柱核对档案,确保每批药材都来源清晰、质量合格。“边境条件艰苦,绝不能让士兵用有问题的药材。”素问叮嘱道。
就在药材准备启程时,孙伯突然发现一批金银花的检验记录有疑点:“姑娘,这批金银花的检验日期是三月初五,可当天负责检验的学徒请假了,怎么会有检验记录?”
王二柱立刻找出对应的档案,果然看到检验人一栏写着“李小六”,但他清楚记得,李小六三月初三就回老家奔丧了。“难道是有人冒名登记?”王二柱顿时紧张起来。
素问仔细翻看档案,发现这批金银花的种植地写的是“武安山北坡”,但之前张老栓的地块记录里,北坡的金银花早在二月底就采摘完毕了。“这里有问题!”她立刻让人找来送货的药商,药商见瞒不住,只得如实交代。
原来这批金银花是他从外地收购的,因为知道武安的金银花口碑好,就伪造了种植地和检验记录,想混进这批药材里卖出高价。“我想着档案那么多,你们未必能查出来……”药商低着头说道。
“幸亏有档案,不然这批药材就送到边境了!”王二柱气愤地说。素问当即没收了这批金银花,又根据档案记录,联系到药商的其他供货渠道,追回了另外两批伪造来源的药材。
此事过后,朝廷使者特意来医署视察,看到整齐的溯源档案,连连称赞:“素问姑娘创立的溯源之法,真是保障药材质量的良策!朕决定在全国推广,让各地药署都学习此法。”
消息传到邯郸城,百姓们纷纷称赞:“有了这档案,咱们吃药更放心了!”种植户们也高兴不已,因为档案记录的优质药材种植地,成了他们的“金字招牌”,张老栓的柴胡甚至被朝廷定为“贡品药材”。
这日,王二柱正在整理新到的枸杞档案,素问走过来,看着窗外正在晾晒药材的学徒们,轻声说道:“你看,这些档案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日期,都连着百姓的健康。咱们守好这些档案,就是守好大家的救命药。”
王二柱点点头,拿起一支新的竹简,在顶端刻下“元光三年四月 枸杞 种植户:李老四 地块:滏阳河畔第二垄”,字迹工整有力。阳光洒在竹简上,那些看似繁琐的记录,此刻都闪耀着守护生命的光芒。
素问翻开最开始的那卷档案,第一页赫然写着她当初的话:“药材有源,方能安心;档案有记,方能救人。”她提笔在旁边补了一句:“溯源之路,虽繁必行,为民而已。”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