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76集:骨病康复,锻炼辅疗

第1076集:骨病康复,锻炼辅疗(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赵虎,手臂再抬高些,想象着要够到槐树叶。”素问站在中间示范,“对,就是这样,停三息再放下。”

赵虎咬着牙,左臂一点点往上抬,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湿痕。陈阿公在一旁拄着拐杖慢走,左腿的步伐已稳了许多,偶尔还能松开拐杖走几步。

“姑娘,俺这胳膊还是抬不到头顶。”赵虎放下手臂,有些沮丧。

“才练了十日,急不得。”素问递给他一瓶药膏,“这是用续骨草和蜂蜡熬的,每日锻炼后涂抹,能活血止痛。”她转头看向陈阿公,“阿公今日可以试试走直线了,沿着这道砖缝走,眼睛看着前方。”

陈阿公深吸一口气,松开拐杖,小心翼翼地沿着砖缝迈出脚步。起初还有些摇晃,走了几步竟越来越稳,引得众人齐声喝彩。“成了!俺能走直线了!”他激动得声音发颤,又来回走了两趟,像个孩子般开怀。

这时,几名学徒端着药碗过来,是给病患们准备的调理汤药。其中一个名叫林墨的学徒忍不住问:“先生,为何有的病患只需用药,有的却要配合锻炼?”

素问接过药碗,递给陈阿公:“这就像种庄稼,种子要靠雨水浇灌,更要靠阳光滋养。药物是雨水,能滋养病灶;锻炼是阳光,能让筋骨焕发生机。”她指着庭院里的药圃,“你看那株续骨草,若只浇水不晒太阳,枝叶就会软弱无力;若只晒太阳不浇水,又会干枯发黄。”

李伯恰好从内院出来,闻言补充道:“以前咱们只知用药治病,却不知好多病患药停了就复发。自素问姑娘教了康复锻炼,痊愈的病患再回来复诊的少了大半。”

陈阿公喝下药汤,抹了抹嘴:“俺以前犯腿疼,就靠吃止痛的草药,管不了三五天又疼。如今跟着姑娘锻炼,药停了半个月,腿也没再疼过。”

素问看着围拢过来的学徒,忽然提议:“明日起,每日午后增设‘康复课’,你们轮流带病患锻炼,仔细记录每个人的进展。”她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我整理的《筋骨康复要略》,里面记了不同病症的锻炼方法,你们先拿去研习。”

学徒们纷纷上前接过竹简,林墨翻看着上面的图文,忍不住赞叹:“先生连每个动作的角度、次数都写得清清楚楚,真是用心。”

第四章 锦旗与初心

秋风染黄槐树叶的时候,陈阿公彻底扔掉了拐杖。他不仅能正常行走,还能帮着家里打理菜园,挖红薯时动作比老伴还利索。

“俺这腿好了,可得好好谢谢素问姑娘。”陈阿公揣着卖红薯的钱,去城里的绸缎庄定做了一面锦旗。红绸面上绣着八个金字,针脚细密,透着一股子郑重。

这日清晨,医署刚开门,陈阿公就捧着锦旗走了进来。赵虎也跟在后面,他的左臂已经能灵活地抬起来,正帮着医官搬运药材。“姑娘,俺们来给您送锦旗啦!”

陈阿公将锦旗递到素问手中,红绸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妙手回春,仁心济世’,这八个字俺想了好久,只有它配得上姑娘。”

素问抚摸着柔软的绸缎,眼里泛起暖意。她转头看向满堂的学徒和病患,将锦旗挂在医署大堂最显眼的位置,正好在《赵地药材全谱》旁边。

“这面锦旗,不是给我一个人的。”素问的声音清亮,透过敞开的门窗传出去,“是给所有相信医术、坚持康复的病患,也是给懂得‘治病不止于用药’的每一位医者。”

她指着锦旗,对学徒们道:“你们看陈阿公,初来时连床都下不了,如今能下地劳作;看赵虎,曾以为再也拉不了弓,现在能搬运重物。他们的康复,一半靠骨碎补、银针,另一半靠每日不辍的锻炼。”

李伯站在一旁,忍不住点头:“以前我总觉得,只要开出对症的药方,就算尽到了医者的本分。直到见了阿公和赵虎,才明白治病是‘三分治,七分养’,这‘养’里藏着大学问。”

“没错。”素问走到陈阿公身边,“阿公的药渣能泡脚,赵虎的药膏能活血,锻炼能强筋健骨,这些都是‘养’的一部分。”她看向满堂学徒,“行医者,不仅要识药、会针灸,更要懂病患的苦楚,帮他们找回生活的力气。”

陈阿公笑得眼角皱纹堆起:“姑娘说得对!俺现在不仅自己锻炼,还教村里的老伙计们做屈伸动作。大家都说,素问姑娘的法子比吃药还管用。”

赵虎也朗声道:“俺回营后,把姑娘教的‘肩部开合操’教给了兄弟们。有几个箭伤刚好的弟兄,练了没多久胳膊就利索了,校尉还让俺专程来谢谢姑娘呢!”

素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锦旗上的金字的“仁心济世”上,折射出温暖的光。她忽然想起初到邯郸时,面对疫情时的手足无措,如今医署里不仅有了完善的防疫体系,更有了关乎病患长远康复的考量。

“这面锦旗,就挂在这里。”素问对众人道,“它要时刻提醒我们,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好当下的病痛,更是要让每一位病患,都能重新站起来,好好生活。”

话音刚落,医署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王二柱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先生,边疆传来消息,您派去的医官教士兵们做康复锻炼,伤兵的归队率提高了三成!将军还说,要给您送牌匾呢!”

素问笑着摇头,目光又落回锦旗上。她知道,比起牌匾和赞誉,病患们重新迈开的脚步、舒展的臂膀,才是对医者最好的奖赏。庭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这份医者仁心,也见证着青囊之外,那些步履新生的希望。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