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铭亲自去80米靶位竖起另一面胸靶,朱道临放下望远镜,拿起1.25米的短管燧发枪细细欣赏,想了想干脆称之为“海军型燧发枪”以便区分,等段德铭回来之后他开始装弹,段德铭默契地为他计时。
朱道临在五分钟之内,竟然不慌不忙装药射击打出十二发子弹,枪枪上靶,无一失误,看得段二哥和两位老师傅惊愕不已,段德铭也不得不佩服朱道临在射击方面的过人天赋,他知道要是给朱道临多些练习时间,这家伙一分钟内完成四次发射绝无问题。
“做工精细,准确度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重量适合,后坐力低,好枪啊!总共造出了多少支?”朱道临对手里这款做工精致的燧发枪爱不释手,给出极高评价。
段德铭解释道:“一个多月来前后制造25支,在反复的试验中打坏了19支,眼前这4支是最终定型的样枪。如果你认可,我们就开始量产,每月最低能保证3,000支。”
“你再看边上那两支仿自小日本三八大盖的单发步枪,为了匹配黑|火.药和铜火帽纸壳弹,口径增加到了11mm,我们测试的初速为420米,有效射程350米,最大射程超过800米,全枪重4.5公斤,全长1,300mm,枪管长750mm,刺刀按小日本的原款制作,还有边上那两款发射五四手枪弹和11mm纸壳弹的转轮手枪,你都试一试吧,有什么意见试完再说。”
朱道临颇为惊讶,细细看完之后觉得段德铭的选择是正确的。
与毛瑟步枪相比,三八大盖结构更简单,仿造起来也容易些,枪机上那个防尘大盖是个实用的设计,不但能有效减少粉尘侵蚀造成的射击故障,还能减少维护时间、增强作战期间的射击可靠性。
唯一让朱道临挠头的是撞针和枪机弹簧的生产,这两个部件要想在他麾下的工坊生产,恐怕要三五年时间去摸索。
二十分钟后,眉开眼笑的朱道临和段德铭一起走向前方靶位,远离众人之后,朱道临低声说出自己的决定:
“这两款燧发枪优先制造,打上我之前给你的那个天枢阁商标,造出来多少我要多少,次品别扔掉,打上个特殊标记。我拿回影视基地做道具。”
段德铭乐了:“你这家伙也太黑了吧?不过我喜欢,先头十几支打坏的到时一起给你,拿回影视基地滥竽充数,哈哈!你那个天枢阁商标太老土。我另给你设计一个。”
“随你,有繁体的天枢阁三个字就行。”朱道临扬起手中的仿柯尔特m1917型左轮手枪:“这枪发射的五四枪弹还有多少?”
“这是十年前留下的库存,没剩几颗了,你要的话我想想办法,估计能为你凑足2,000发。再多你只能自己造,自制铜火帽纸壳弹一样好用,虽然比不上五四枪弹,但也能达到30米有效射程。这枪结构简单,皮实耐操,对子弹不挑剔,材料要求也不高,只需两台简单的老式机床就能造出来,这种旧机床我仓库里有不少,改装一下能用蒸汽机带动。你要的话回头我让人改装好,给你配上足够的配件和刀具,你拿去就能用。”段德铭低声回答。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