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最惨”?
这是说,张居正的下场很惨烈?!
这些集合于一身,尤其是最后亮点,朱标的心中逐渐有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改革!
自古以来,改革的实行者,
无一不下场惨烈。
朱元璋也在这个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好大儿对视一眼,眼底的笑意又浓郁了。
二人情感热烈,父慈子孝,
周围人都感受到了。
少年朱棣咧着嘴笑。
朱樉对此撇了撇嘴,自己总有一天,也会让父皇为自己而感到骄傲的。
哼!
*
视频下的十二楼评论区。
楼主下场。
三角形光阴再道:“即便很严厉,也不至于到万历,要把他挫骨扬灰地步,张居正为的是大明,不是他万历一个人。”
很多人在楼主底下点赞。
*
崔鸿瞪大眼睛!
“挫骨扬灰”?!
按孟棠姑娘和后世这么多人对这个叫“张居正”的人的褒奖,并依照孟棠透露出来的后世人的历史评价标准……
他倒是能够猜到,这个叫张居正的人,
在所谓的大明,大差不差,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臣。
并主力于改革,只是由于改革当中牵扯各方利益比较多,下场惨烈。
但这个人的改革,于天下民众,是大益。
于其他各方势力,却是大蔽。
吃的东西就是那么多,这方多了,那方自然就少了。
这个道理,熟读史书的崔鸿,也一清二楚。
只不过,他搞不明白,为官的基调,肯定不会违背皇帝,更何况,这个人不是皇帝的老师吗?
虽说,皇帝地位最高,帝师和皇帝是君臣,而非一般的师生类比父子的关系。
但毕竟有教养之恩,改革肯定对皇帝的统治也有大益,
何至于此?!
何至于把人挫骨扬灰?!
这该是有多恨啊!
崔鸿很不理解了。
读史的人,读的史书多了,看人,评价对方善良的标准很低,评价对方恶毒的标准却很高。
中间阈值活动范围大。
毕竟,历史上的奇葩事多了去了,见多久不觉得奇怪了。
崔鸿也是如此。
但他即使向来以最深的恶意来揣测人,也在这一刻想象不出来,这万历皇帝究竟咋想的,
改革都是为了王朝的延续,这使得江山更加稳固,
这样的张居正却落得了一个悲剧的下场,遭受了皇帝的厌恶和狠毒的摧残。
这所谓的“万历皇帝”该是多么的愚蠢啊!
*
评论区的这一楼,还没有停止——
一个Id某某某也回复柿子糖果的评论:“
可别!
冯保只这一点,他的下场已经注定了!
哎!他从站在文官集团的对立面开始,不管怎么样,注定的下场,都是落不着好的。”
柿子糖果反驳说:“逻辑啊逻辑!
亲爱的宝儿,你说的这些,跟万历对他又有什么关系。
即便他和吕芳一样……难道他就能落得好下场?”
某某某,想了想,继续回复柿子糖果:“我懂明白你说的究竟是啥意思了,
冯保不同啊!
他的地位,前后发生了巨变……
万历皇帝从依赖辅政大臣,到后来收拢君主权利的过程,
况且冯保确实是有点不懂人臣之道……
背靠李太后,甚至给太后打皇后的报告,
后期又掌管东厂和御马监,权力太大了,
但我那句话的意思只是说,在后期,清算张党的时候,因为他把文官得罪的太死了,言官集体炮轰,
所以,冯保噶了!”
柿子糖果赞评:“我懂你的意思了!
你说的没错,
冯保的结局确实,除了皇心难测之外,
他这个人本身,也是他最后被清算的主要原因。
他始终都没真正明白吕芳教他的那句思危,思退,思变。”
*
明朝。
冯保看着天幕,脸色颓然,腿早就塌软无力,这一刻,再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心气。
直接坐到了地上。
改革的下场,尤其是和那群人作对的下场,他是有预料的。
但他想不到的是,皇帝他居然如此对张居正?!
天幕中,这个叫“三角形光阴”的人说的极为贴切,张居正,他费尽心思培养皇帝,
一心在为他布局,甚至擅权!
可按着天幕,孟棠姑娘,还有这么多后世人所说,皇帝他……
居然会将张居正挫骨扬灰?!
那张家也极大可能……
真是可笑又荒唐,冯保讥笑,他现在很想去见张居正,想大胆来一句,
为了这样的一个皇帝。
张居正,你对大明的忠心,对他的疼爱……
这个人,他配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