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武周时期。
名堂内。
武则天瞧着天空中的话幕正随着孟棠的抑扬顿挫在变化着,眸光微动。
天幕已经存在如此之久,她在心底不难推演得出,那……唐朝之后,有宋,还有明,清,中间延续与否·不可知,但能限制到如此苛责的地步……
可就这些,却已是远远超乎她的想象了。
武则天见此在心中冷笑,莫不是因为害怕,有人再学我武曌?!
一念至此,她嘴角撇了撇,讽笑,何至于此?!
是啊!
何至于此?!
武则天站在高楼,向下眺望,瞧瞧!现在,这江山的主人,现在,是自己!
自己以女子之身登临九五至尊。
有太多的人骂自己。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骆宾王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1)。
这份檄文字字句句锋利。
但武则天没有杀他,甚至没有怒斥,连半点愤怒都没有被激起。
因为她看得出来——
这文章中,骆宾王虽言辞激烈。
可他,并未否定政权的存在,只是借徐敬业之名,试图唤起天下人的怀旧情绪。
而武则天,早已有信心以行动回应他人对女子身为帝王这件事是否能够成功的质疑。
所以,她自信地包容着骆宾王对自己的讨逆书,是因为她看得出,骆宾王在政治立场上对自己并未反对。
而至于其他,自己会作出驳斥他这些话的决策,事实会证明一切。
天色逐渐暗淡,可武则天的眸色加深,因为她知道,若是放在心胸狭窄的当权者身上,对于骆宾王这样的文士,早已处以极刑,抄家灭族,连名字都不留。
但自己不会这样。
在武则天这里,她愿意宽容,愿意听一听,哪怕那是来自敌对的声音。
因为事实终将证明。
口舌之争,无所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