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再次切换,展示出升级后的“弦面之眼II型”阵列捕捉到的、李艳在“锁喉”行动中进行“场塑形”干预时的珍贵能量流变记录。这一次,代表能量的线条不再是粗暴的撕裂和纠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和谐的韵律感,如同精密的织布机在编织宇宙的经纬。
“我们的突破性发现在于此——‘共振编织场’理论!”李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这是她毕生追求的曙光,“基于能量文明关于‘频率是沟通维度的桥梁’的古老启示、元素文明对能量场‘精微塑形’的独到理解、钛岩文明将‘物质共振’应用于毁灭性武器(‘震波撕裂者’)的反向工程启发,再结合‘弦面之眼’对时空基础弦的感知能力,我们终于找到了与时空‘弦’本身进行‘沟通’与‘引导’的方法,而非暴力对抗!”
她展示出一个极其复杂、核心由经过特殊调制的斐波那契能量波序列构成的数学模型:“核心原理是:不再进行暴力撕扯! 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调制的能量场频率,这种频率中蕴含着特定的‘信息指令’(如同一种时空语言),就像用精确频率的音叉去引发另一根音叉的共鸣!让目标区域的时空‘弦’进入一种……‘预备共振’的柔性状态!显着降低其结合能阈值!”
星图上出现一个震撼的动态模拟:一片目标区域被代表“共振编织场”的柔和金色光晕笼罩。光晕内的时空“弦”仿佛被无形的手轻柔抚过,开始以一种更协调、更舒缓的频率共振、波动。这时,一道强度远低于“震波撕裂者”、高度可控的凝聚能量脉冲(启动能量)精准射入这片被“软化”的区域中心点——
嗡——!
模拟画面中,奇迹发生!被“编织场”预先软化和调谐的时空结构,在可控能量脉冲的触发下,如同被温柔而灵巧的手牵引的丝线,自然而然地弯曲、折叠、搭接,形成了一个边缘光滑、能量波动稳定、结构完美的微型虫洞通道!虽然微小且持续时间短暂,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能量效率,远优于深渊“门扉”那充满裂痕与能量溢散的暴力产物!
“成功了?!天啊!”刘星雨上将忍不住低呼出声,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光芒。连一贯冷静的关哲,紧抿的嘴角也微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长老们更是激动得身体前倾,大长老的手指微微颤抖。索伦将军的目光也瞬间锐利了数倍,紧紧锁定着那个微型虫洞模型,计算着其战略价值。
“是的!在‘灵神星’基地‘织女座’实验室的受控环境下,稳定、可控的微型虫洞(直径小于1米,持续时间3.7秒)生成实验,成功率已达到81.3%!”李艳给出了肯定的数据,但随即话锋一转,带着顶级科学家的绝对严谨与清醒,
“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从实验室尺度的微型虫洞,到建造能够横跨星海、稳定运行、可供舰船通行的实用化‘星门’,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指数级增长的巨大挑战:能量需求呈几何级数攀升,维持大型虫洞稳定需要建造功率堪比小型恒星的‘编织场’主发生器和覆盖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弦面之眼’监控阵列;
通道两端定位精度要求达到普朗克尺度级别;如何防御敌对势力对星门本身的攻击或干扰?如何在超空间内导航?这些都是横亘在理论突破与工程奇迹之间,亟待解决的珠穆朗玛峰!”
孔方佳的目光瞬间变得如同超新星爆发般无比锐利,他立刻捕捉到了李艳汇报中蕴含的、足以颠覆银河格局的战略价值:“李院士,你的核心结论是:我们掌握了建造属于地球文明、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控的星门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路径?”
“理论基础与核心物理路径已确认打通!剩余的是工程化、材料学、能量技术和系统集成的问题!是时间与资源投入的问题!”李艳的回答斩钉截铁,充满了科学家的自信。
“好!天佑人类!”孔方佳的声音如同两柄神兵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与狂喜,“殖民d计划的基础,是星盟联合军事清障与共同开发,是我们融入秩序、获取未来的关键一步。这将是我们对星盟,对人类未来最有力的保障与献礼!”
“索伦将军,”孔方佳最后看向星盟的投影,语气诚挚而充满力量,“‘北境拓荒’(殖民d计划)与‘星门黎明’工程的初步构想,是地球文明对星盟未来秩序与共同繁荣的双重献礼,也是我们履行盟友责任的诚意。
我再次请求星盟军事委员会尽快召开特别会议,审议并授权‘净化星尘’战役的具体行动细则与联合殖民开发章程的制定流程!地球,已准备好为秩序的新边疆,流尽最后一滴血与汗!我们的舰队与工程船,随时待命!”
索伦·星痕将军深深地看了孔方佳一眼。那眼神异常复杂,包含了对其战略眼光的认可,对“星门黎明”技术突破所带来变数的凝重评估,对地球展现出的潜力与野心的重新审视,以及一丝极其不易察觉的、对如此磅礴格局的……警惕?他如同亘古不变的星体,缓缓抬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充满力量感的星盟军礼:
“提案与突破性进展已记录在案。星盟军事委员会特别会议,将于48星盟标准时内召开。孔方佳上将,请准备好你的‘净化星尘’利刃蓝图与初步技术简报(涉密部分可摘要)。星海的秩序与未来,将由钢铁的意志与开拓的智慧共同铸就。通讯结束。”
孔方佳重新转向星图,手指如同战锤般重重地点在两个关键位置:英仙座主悬臂深处、殖民b计划绝对核心区“方舟之鉴”(黄羊角-b)所在的星域,以及人马座主悬臂“新华夏星域”的核心“天山-4”所在的星域。“Abc三计划,尤其是b计划(隐匿科研)和c计划(生态家园)的纵深区域,就是我们实践‘门扉’技术、将其从实验室推向宇宙的最佳试验场和加速器!”
“我宣布,‘星门黎明’工程即刻启动!”
“一期目标:‘静默之钥’!”他的手指点在黄羊角-b星系外围的安全宙域,“在殖民b计划核心区——黄羊角-b星系外围稳定拉格朗日点(L2),建立代号‘静默之钥’的试验型星门!此门将首先连接殖民b计划内另一处极端环境重要科研前哨——深冰-9(LhS 1140b)星系!
目标:将两地间原本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常规跃迁航程,缩短至瞬间!大幅提升关键科研人员、样本、高精尖设备在静默网络核心节点间的流通效率与安全性,强化b计划整体科研协同与应急响应能力!”
“二期目标:‘归家之路’!”他的手指移向人马座,点在天山-4星系的同步轨道,“在殖民c计划核心家园——天山-4星系同步轨道,同步建立代号‘归家之路’的星门!此门初期连接距离天山-4约15光年的成熟生态星——‘静湖-2’星系!
目标:实现‘新华夏星域’内部核心宜居星球间的即时通勤!未来视技术成熟度与资源情况,逐步连接‘翠峦-5’、‘沃野-3’等其他c计划主要星球,最终打造覆盖整个‘新华夏星域’的高速内部交通网!让家园不再遥远!”
孔方佳的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李艳、刘星雨、关哲、陈思远:“李艳院士!由你全权负责‘星门黎明’工程总技术路线、核心研发与集成测试!你需要的一切资源,地球科学院、‘昆仑之心’基地、三大殖民计划实验室,无条件优先供给!”
“刘星雨上将!A计划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空间稳定晶体’锭的稳定供应与巨型增幅器核心部件的加工!同时,调集‘刑天’工程兵团主力及‘精卫级’重型工程舰,为星门主体结构建造提供重型工程设备保障!这是工业脊梁的终极考验!”
“关哲少将!b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静默之钥’站址的绝对安全与隐蔽!‘影衣’系统必须覆盖整个黄羊角-b星系及邻近空间!‘金纹’执政官协调的刀锋警戒舰队提升至最高战备等级!任何未经授权的接近,视为最高威胁!星门技术本身的存在,列为‘帷幕’最高机密!”
“陈思远院士! c计划需全力配合‘归家之路’星门建设,确保天山-4端接收站的地面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及安全防御体系同步到位!同时,开始规划星门启用后的社会管理、交通调度与应急预案!这是家园的未来之门!”
“地球本土‘昆仑之心’基地,集中所有尖端物理、高能工程、时空理论领域的顶尖人才,成立‘织女星’攻关组,由李艳院士直接领导!资源优先级:凌驾一切!代号:‘通天塔’!”
“明白!”四人异口同声,声音中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开拓者的激情与守护者的决绝。会议结束。
孔方佳独自站在巨大的星图前,翠绿的d计划网格、Abc的蓝色光点,以及那两个被特别标注的星门位置,在他深邃的眼眸中交融、闪烁。他下意识地转动着无名指上那枚与李艳同款的、由“磐石-7”特种合金打造的朴素指环,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提醒着他作为守护者的代价。
新家园的灯火在远方的人马座点亮,归家之路的星门将在故乡的轨道上艰难铸就,而更遥远的北境星河,等待着人类与星盟的联合舰队去披荆斩棘。生存的竞赛永无止境。深渊的伤口尚未愈合,星盟的内部博弈暗流汹涌,还有那人马座黑塔帝国的明争暗斗。现在星门技术的突破既带来了希望,也埋下了未知的种子。前方是更深的黑暗,还是更广阔的黎明?答案,只存在于永不停止的开拓、永不妥协的抗争与永不熄灭的智慧之火中。
孔方佳缓缓抬起手,覆盖在战术控制台上那个代表地球的、永恒蔚蓝的光点上,仿佛能透过冰冷的合金,感受到那颗星球澎湃的生命脉动,汲取着它所孕育的、在亿万年间对抗灭绝、永不屈服的磅礴力量。在那冰冷坚硬的将军制服之下,是他为守护这一切而沸腾如地核熔岩的决绝意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