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腺的守者(一二一)

古物为引:百年文腺的守者(一二一)(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第1035章 书画真伪案(终局)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滨海市,我站在博物馆的恒温恒湿展厅里,手中那幅《秋江待渡图》静静地躺在绒面上。灯光如柔水般洒下,纸面上的墨色在光影中微微起伏,仿佛江水在轻轻流动。

苏晴已经架好了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下了画作的细节。小林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手表,今天是专家评审团最终鉴定的日子,也是我们与对手正面交锋的时刻。

\"准备好了吗?\"苏晴小声问我。

我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将玄鉴镜缓缓贴近纸面。一瞬间,世界安静下来,只剩下我与这幅画的呼吸。

一、最后的证据

第一层,纸张纤维。

在玄鉴镜的视野中,纸张的纤维结构清晰可见。我仔细观察着纤维的走向和交织方式,这是一张典型的明代手工宣纸,纤维细长且分布不均,符合史料记载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我在纸的边缘发现了几处细微的\"竹丝痕\",这是明代特有的造纸工艺留下的痕迹,后世难以模仿。

第二层,墨色层次。

我将玄鉴镜的焦距调整到最大,墨色在我眼前展开了丰富的层次。近处的山石用浓墨点染,墨色沉稳而不凝滞;远处的江面则用淡墨渲染,墨色空灵而有韵味。浓淡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现代化学颜料的刺眼反光。我特别注意到了几处\"飞白\"——笔锋快速掠过纸面时留下的空白,这需要极高的笔速和控制力才能完成。

第三层,印章。

我将目光转向画作右下角的\"白石道人\"印章。在玄鉴镜下,印泥中的朱砂颗粒清晰可见,大小不一,分布自然。印章边缘有细微的\"崩边\"现象,这是长期使用和岁月侵蚀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印章的部分笔画微微渗入纸纤维,这是年代久远的铁证。

二、对手的挑战

\"陈专家,您这边有什么发现吗?\"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响起。

我抬起头,看到了我们的老对手——王教授,国内着名的书画鉴定专家,也是这次评审团的重要成员。他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助手,手中拿着各种高科技检测设备。

\"王教授,\"我微微一笑,\"我这边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不过我想先听听您的看法。\"

王教授走到画前,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然后对助手说:\"开始检测吧。\"

几个年轻人立刻忙碌起来,用高光谱扫描仪对画作进行全面扫描。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了各种数据和图像。

\"各位请看,\"王教授指着屏幕,\"根据高光谱分析,这幅画使用的颜料中含有'钴蓝',这是一种19世纪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颜料。而且纸张的纤维素老化程度不符合明代特征。所以,我的结论是——这幅画是近现代仿品!\"

展厅里立刻响起了窃窃私语声。几位评审团成员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考王教授的分析。

小林紧张地看了我一眼,我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三、反击

\"王教授的分析很精彩,\"我缓缓开口,\"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王教授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镇定,他有些不悦地说:\"请讲。\"

\"首先,关于您提到的'钴蓝',\"我走到屏幕前,指着其中一幅光谱图,\"您是否注意到,这种蓝色只出现在画作的左下角,而且分布极不均匀?这不符合一幅完整创作的颜料使用规律。\"

王教授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这可能是画家后期补笔造成的。\"

\"说得好,\"我赞赏地点点头,\"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请大家看这里。\"

我示意苏晴将一张高分辨率照片投到屏幕上。照片清晰地显示了左下角的蓝色区域,边缘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各位请看,\"我解释道,\"这不是补笔,而是有人将一小块现代宣纸贴在了原画的左下角,然后在上面作画。这也是为什么高光谱检测会显示出钴蓝的原因。\"

展厅里一片哗然。几位评审团成员立刻凑到画前仔细观察,果然发现了细微的拼贴痕迹。

\"至于纸张老化程度的问题,\"我继续说道,\"我想请大家注意画的左上角。\"

我示意苏晴切换照片。\"这里有一处破损,有人用现代浆糊修补过。现代浆糊中含有化学防腐剂,这会影响纸张的老化检测结果。\"

王教授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仍不服气地说:\"就算你的分析有道理,也不能证明这幅画就是真迹。你有什么直接证据吗?\"

\"当然有,\"我微笑着说,\"这是我今天的压轴发现。\"

四、铁证如山

我从工具箱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紫外灯,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开关。紫色的光线照射在画作上,奇迹发生了!

在紫外线下,画作中原本看不见的几处细小墨迹显现出来,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这是?\"评审团主席惊讶地问道。

\"这是画家的'防伪标记',\"我解释道,\"根据史料记载,白石道人晚年在几幅得意之作中使用了特殊的墨汁,其中混合了少量荧光粉。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但在紫外线下会显现出一只燕子的图案。这是后世无法模仿的绝技。\"

王教授脸色铁青,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几位评审团成员相互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信服。

\"还有一个证据,\"我补充道,\"请大家看画作的背面。\"

我小心地将画翻转过来,在右下角发现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水印。在紫外灯的照射下,水印清晰地显现出来——\"宣德年制\"四个字。

\"这是明代宣德年间特有的宣纸水印,\"我解释道,\"这进一步证明了这幅画的年代。\"

五、真相大白

评审团经过短暂的讨论,主席郑重宣布:\"经过全面鉴定,我们一致认为《秋江待渡图》确为明代画家白石道人的真迹。刚才发现的拼贴和修补痕迹,是后人保护画作时留下的,不影响其真实性。\"

展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画作的主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我的手说:\"陈专家,谢谢您!这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今天终于得到了认可。\"

我也十分感动,轻轻拍了拍老先生的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文物,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我看了一眼,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恭喜陈专家又立一功。不过,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黑鸢\"

我的眉头瞬间紧锁。黑鸢!这个神秘的对手终于再次出现了。看来,我们与他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怎么了?\"苏晴注意到了我的表情变化。

我收起手机,微笑着说:\"没什么,只是收到了一个朋友的祝福。走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1036章 古沉船的秘密(上)

离开博物馆时,阳光正好。苏晴把相机挂回脖子,侧头看我:\"那个短信……是黑鸢?\"

我点了点头,把手机收回口袋:\"他在盯着我们。\"

小林从后面追上来,递过一份文件袋:\"这是老先生委托我们做的后续保护方案,博物馆那边也希望我们参与修复工作。\"

\"修复的事可以交给专业团队,\"我接过文件袋,若有所思,\"不过,我们得先弄清楚,为什么有人要在这幅画上动手脚。\"

苏晴突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我:\"也许这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和小林同时看向她。

\"这是什么?\"我问道。

\"我在博物馆拍照时,无意间拍到的,\"苏晴的表情变得严肃,\"有人在展厅外鬼鬼祟祟,我就顺手拍了几张。回来放大看才发现,他手里拿的,是一张古沉船的照片。\"

小林接过U盘,迫不及待地说:\"快,去我办公室,我们马上看看!\"

一、神秘照片

拍卖行的办公室里,我们将U盘里的照片投到了大屏幕上。照片的画质并不清晰,但足以辨认出主体——一艘被海水淹没的木船残骸,静静地躺在海底,周围散落着各种陶罐和瓷器。

\"这是……古沉船?\"小林瞪大了眼睛,\"看这个船体结构,像是明代的福船!\"

我凑近屏幕,仔细观察着照片中的细节。船体保存相对完好,桅杆已经折断,但船身的轮廓依然清晰。最引人注目的是船尾附近的一个大木箱,箱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固定着,周围散落着几个已经破碎的青花瓷罐。

\"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我问道。

苏晴摇摇头:\"不知道。照片上没有任何地理标识,也没有ExIF信息,显然是被处理过的。\"

\"那个鬼鬼祟祟的人呢?\"小林问。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