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九十九)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九十九)(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小林倒吸一口凉气:“是错金!战国时期的错金圜钱?我只在博物馆里见过照片,听说存世量不到十枚!”

陈轩点点头,挑刀的动作更轻了。错金工艺在战国时期极为珍贵,需先在器物表面刻出凹槽,再将金箔嵌入凹槽,最后打磨平整,寻常钱币根本不会用这种工艺。随着更多锈层被清理,钱文逐渐完整——“共”字之后,是“府”字,再往后是“重”“一两”,连起来正是“共府重一两”。

“‘共府’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方铸钱机构,‘重一两’是计重单位,”陈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这枚钱的形制、钱文风格,都符合战国中期魏国钱币特征,而且错金工艺保存得这么完整,比博物馆里那枚残缺的还要珍贵。”

就在这时,玄山堂的木门被推开,带着一身寒气的老张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布袋子:“陈先生,昨天忘了跟您说,挖井时还挖出来个铜盒子,里面装着些碎陶片,我琢磨着可能也是老物件,就给您送过来了。”

陈轩接过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青铜盒,盒身刻着简单的云纹,已经锈得合不上,盒里果然装着几片灰褐色的陶片,陶片边缘有明显的切割痕迹,表面还残留着黑色的炭痕。

“老张,您挖井的地方具体在哪个位置?”陈轩突然问道。老张挠挠头:“就在俺们村东头的老槐树下,那片地以前是片荒坡,去年才改成菜地的。”

陈轩心里一动,将陶片拼在一起——虽然残缺不全,但能看出是个陶罐的底部,陶片内侧刻着几道竖线,还有个模糊的“共”字印记。他抬头看向老张:“您挖井时,除了钱币和铜盒,有没有发现其他东西?比如骨头、木炭,或者碎玉?”

老张想了想,突然拍了下手:“有!当时挖出来不少黑炭,还有几块碎骨头,俺们以为是老坟里的,就扔回井里了。怎么,那些也是宝贝?”

“不是宝贝,但可能是关键线索。”陈轩拿出手机,翻出魏国时期的疆域地图,“战国时期,‘共’地就在现在的河南辉县一带,您老家正好在辉县边上。如果挖井的地方有炭和骨头,很可能是个战国时期的窖藏——古人常会把珍贵的钱币、器物藏在窖里,用木炭防潮,用陶片封口。”

小林立刻拿出纸笔:“那我们要不要去现场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窖藏痕迹!”

陈轩点点头,将错金圜钱小心地放回绒布盒里:“这枚钱得先送去文物局做无损检测,确认金箔的纯度和钱币的铸造年代。老张,麻烦您带我们去挖井的地方,要是真能找到战国窖藏,对研究魏国货币史可是大贡献。”

老张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没问题!俺这就带你们去,俺们村的人都不知道那片地底下有宝贝,要是真挖出啥,也得交给国家!”

半小时后,陈轩、小林和老张坐在去往村里的车上,窗外的麦田绿油油的,春风吹过,掀起层层麦浪。小林捧着装有错金圜钱的盒子,眼神里满是激动:“陈哥,你说这窖藏里会不会还有其他错金器物?比如错金铜剑、错金带钩?”

“不好说,但能确定的是,这枚错金圜钱已经改写了我们对魏国铸钱工艺的认知。”陈轩看着窗外,“以前学界认为,魏国错金钱币只用于王室赏赐,没想到民间窖藏里也会有,这说明当时错金工艺的普及程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高。”

车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停下,老张指着不远处的一口新井:“就是那儿!当时挖了有五米深,钱币和铜盒是在三米深的地方挖出来的。”

陈轩走到井边,弯腰查看井壁——土层呈明显的分层状,中间一层灰褐色的土,正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文化层,土层里还嵌着几片碎陶片,和铜盒里的陶片材质一致。他拿出洛阳铲,轻轻插入土层,带出的土样里,竟有细小的铜屑。

“这里下面肯定有窖藏。”陈轩站起身,“小林,你联系当地文物局,让他们派考古队过来;老张,麻烦您跟村里说一声,暂时不要动这口井周围的土地,避免破坏窖藏。”

小林立刻掏出手机联系文物局,老张则快步走向村委会,嘴里还念叨着:“俺们村要出大事了!要挖出战国的宝贝了!”

陈轩站在老槐树下,春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他看向手里的洛阳铲,铲尖还沾着战国时期的泥土——从昨天雨夜鉴别的三彩仿品,到今天发现的错金圜钱,鉴宝这条路似乎永远充满意外,而每一次意外,都可能揭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这时,小林挂了电话,兴奋地跑过来:“文物局说马上派考古队过来,还让我们先做好现场保护!他们说这枚错金圜钱,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品相最好的‘共府重一两’!”

陈轩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在井边的土层上——他仿佛能看到两千多年前,有人小心翼翼地将装有钱币的器物埋进土里,期待着未来有人能发现。而今天,他和小林偶然间开启了这段历史的密码,接下来,就该交给考古队,让更多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让那段战国岁月,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夕阳西下时,文物局的考古队终于赶到,带着专业的勘探设备,开始对井周围的土地进行探测。陈轩将错金圜钱和铜盒交给考古队队长,又详细说明了发现过程。队长握着陈轩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你们,不然这处窖藏可能就被破坏了!这对研究战国时期的经济、工艺太重要了!”

陈轩笑了笑:“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鉴宝不只是辨别真假,更是发现历史、守护历史——不管是博物馆里的国宝,还是民间窖藏的钱币,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都值得我们用心守护。”

返程的路上,小林靠在车窗上,看着天边的晚霞:“陈哥,你说考古队会挖出多少宝贝?会不会有比错金圜钱更珍贵的东西?”

“不管挖出什么,都是属于国家和民族的财富。”陈轩看着窗外掠过的麦田,“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用专业的眼光,发现更多被遗忘的文物,让它们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车子驶进市区时,路灯已经亮起,玄山堂的灯光在远处闪烁。陈轩知道,明天等待他的,或许是新的鉴宝委托,或许是联盟的事务,但无论是什么,他都会带着对文物的敬畏,继续走在守护传承的路上——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信使,而他,要做那个读懂信使语言的人。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