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诗楚、李兴、梁大眼等人,几番眼神交流,纷纷望向了刘庶。
对于这种情况,尖嘴猴腮的刘尚书,心里已经在骂娘了,
‘我礼部尚书,还要背你们兵事的黑锅。狗日的,一群王八蛋。’
大通屋里,下人睡的大通铺上,
身覆紫袍官服的刘庶无可奈何,
只能硬着头发,起身行礼道,
“启禀陛下,臣认为今秋就出兵,太急了些。”
“赈灾到今年四月才算稳定下来,各部队抢险,那都是半条命在淤泥里。”
“赵国拮据了两年,刚刚积攒点钱粮,直接动兵,风险……风险不可控。”
刘庶十几年老军师了,他一撅起屁股,周云就知道没好屁。
礼部尚书的意思,也是堂下大多数赵臣的意思。
现今天下,梁、楚、赵、高昌、西突厥等,五大强国并立。
赵人虽然一枝独秀,北国之力,远在其他四国之上。
但天下豪强大族,谁也不是傻子。
他们细作勾连,四国同盟,早已形成。
所以,不管赵人向哪个方向进攻,其他力量都会立刻威胁赵国。
加上高原海一带,吐谷浑故地,出现了蕃人力量。朝鲜半岛,高句丽残余也一直在牵扯。
赵军除了北面,其他边疆,都是战场。
刘庶开了头,其他武川族人,当然不会让他一个人承担,
李兴作为赵军第一将,起身行礼道,“臣附议刘尚书,战端一起,结果未必是我们能控制。”
“进攻的一方,事倍功半,若是不成,徒耗国力。”
“启禀陛下。”兵部尚书贺诗楚,也躬身行赵礼,悠悠的道,
“梁军目前穷兵黩武,一直在防备我们南下。楚国圣洪皇帝,江南治理的很好,此人坐拥吴蜀之地,国力不容小觑。”
“此两国现在一心对付我们。但臣认为,时间在赵,而不在梁楚!赵人应该拉长政治、民心的优势,至少明年再出兵。”
屋内,几乎所有人都在劝阻陛下,
一切仓促,莫要擅动兵戈。
可唯有周云身旁的李娘子,自始至终,没有对皇帝的话,做出任何反驳。
两人十三岁初见,到如今,已经二十五年了。
李娘子太了解相公周云了,若不是心意已决,皇帝岂会开口说出来。
果然,众臣的反对,赵帝周云听完之后,
脸上带着愠怒,口含天宪道,
“仓促?困难?你们就只看着自己眼下的那点麻烦吗?”
“余建山在陇西一日,临近四五个郡,几十万赵人,他们将要面对楚军劫掠。有地不能种,物资不能贸易。无粮可食,无水可用。”
“当年咱们北疆的苦难,现在就发生在安定郡、凤翔郡的百姓身上。”
……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