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郡。
魏丘高坡,梁营。
魏丘的梁军,没有断水之忧虑。
是因为营地的西北角,有一条魏河奔腾而过。
虽然这条漳河支流不是很宽,仅仅数丈,
但对梁军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此刻,魏河之畔。
梁军营寨,西北望角,
有抑扬顿挫的琴音,飘荡在魏河之上。
那琴音中,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又有无可奈何的惆怅。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杨重的头发已经全部白了,他的生命力在迅速流逝。
河北大战的消耗,马庄的惨败,以及自己文人梦想的破碎,
都让这个天纵奇才的文魁郎,难以接受。
萧曼玉、萧曼汐两姐妹,
听着公子的琴音,看着那曾经陌上少年郎,成了此刻魏河之畔,风烛残身的北伐大都督。
她们潸然泪下,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河北之败,杨重楼虽然服了。
但两个女剑客是不服的,在她们看来,只是梁军子弟废物。
要是给公子赵国那样的兵马,周云一样不是公子的对手。
“公子……公子,你要振作啊。咱们还要出魏丘呢!今后曼玉还想和公子……服侍公子。”
“梁营中暗流涌动,已经有……”
萧曼玉美眸紧皱,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重楼抬手打断了。
下一刻,枯瘦的杨重楼放下右手,
一边抚琴,一边遥望涛涛河流,痴痴的笑道,
“出的了魏丘,出不了天下。走与不走,没有意义。”
“可是,可是他们要……”萧曼玉面容急切,想要提醒公子。
可见到前方,杨重楼只是自顾自的弹奏琴曲,
丝毫不想理会这些事,也就作罢了。
琴音悠扬,高山流水,
似大江大河东去,又似夕阳西下。
在魏河之畔的梁军望楼上,
文魁郎幽暗如深渊的眼眸,渐渐散去,重新回到了清澈的书生时代。
芦下青草堂,重楼烛火中偷光。
少年寒门郎,家中亲族望,书生岂能畏道长。
朝堂众魔像,原来一切是空想!
杨重楼的一生,少年悲惨,被杨双之事牵连,族灭逃难,几多艰辛。
正是孩童时期的苦难,让这个杨家将门子弟,早早的开了灵智。
可过于强大的天赋,是幸运,却也是痛苦。
杨重楼看见了太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念天下之悠悠,叹庶民之艰辛。
可天道路艰,千古英雄,尚且不能改变。
杨重楼一介书生,自然是屡屡碰壁,头破血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