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书的观察下,越接近基础也就是底层代码一样的规则,他们在宇宙所占据的权重就更高。
效率诞生于机械,诞生于生命,诞生于一些活动中。
但是时间,空间,乃至数据这样的东西则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
数据可能还具有一定争议,但如果换成‘信息’这个词或许就没有争议了。
只要有物质的存在,就有信息。
信息就是生物乃至物质的底层代码所携带的东西。
只是数据将其具象化。
而沈书之所以要了解这些东西。
是因为,他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获得更多的规则,以及了解更多规则的信息,是沈书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宇宙的前提。
如果计划顺利,沈书还能够在主神这里获得更多的规则,而主神为什么要将这些规则放给这自己的这些手下呢?
沈书认为。
一方面是想要让这些手下的去为他开疆拓土,获得更多的规则之力,他就能够更加强大,而主神留着沈书,并让他去负责吞噬帝国所留下的遗产就是出于这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认为应该就是主神或者他们这样的能量体,无法掌握太多的规则。
这一点沈书是从他自身和宇宙意识身上看到的。
明明宇宙意识已经处于危机时刻,但是依旧没有整合规则,然后强大自身,只要能够压住的主神,那么何愁联邦无法战胜瓦隆?
但他没有这么做。
主神也没有这么做。
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
他们做不到。
也只有这样原因才能够让主神和宇宙意识干看着那些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规则或者力量被别人吞噬。
所以。
沈书不想要他的力量极限只能达到主神和宇宙意识的层次。
并且,宇宙的总数规则也就那些。
曾经能够拘役规则的帝国几乎掌握宇宙所有的规则和资源,但是他们依旧败了。
即使沈书现在接过了帝国的遗产,击败瓦隆,那又如何?
他又该如何面对混沌?
他不知道。
帝国也不知道。
目前唯一明晰的方向就是所谓的归零处,所谓之前被混沌所留下的一些遗迹和方法。
可如果那些有用。
那么帝国何至于献祭所有人。
所以。
沈书决定靠自己找到一个方法。
当所有的力量在自己的身上,那么即使系统出问题,即使归零处是骗局,即使的那些所谓的遗迹没有用。
沈书依旧有可战之力。
而这个方法。
那就是继续开拓他的宇宙意识。
让其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宇宙。
这样,若是沈书能够拥有一个真正的宇宙,再加上他从的宇宙意识乃至瓦隆这里吸收的规则和力量,即使他最终失败了。
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若是一门心思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即使沈书最后赢了,他都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反噬。
若是输了,那就更加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当初的路。
所以。
沈书毅然决然的选择这一条路。
无论是潜入瓦隆还是悍然击杀联邦的凝练境。
如果要赢。
那就豁出自己的一切。
正如那句话所说。
干大事,不能惜身。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