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山道上,秋雨绵绵,泥泞不堪。
莫笑尘骑在战马上,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在他战甲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身后,4万余人的大军如长蛇般在崎岖山道上蜿蜒前行,旌旗在雨中低垂,士兵们的脚步声与雨声混成一片。
“这鬼天气!“
莫笑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身旁的几位将领道,
“照这个速度,到达云南边境至少还要半个月。“
侯世禄勒马靠近,这位刚刚从琉球回来的青年将领虽然只有二十出头,但言谈举止很是稳重:
“莫将军不必忧心。这一路过来,各地州县望风归降,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他笑着补充,
“就像沅州那个守将,一见讨伐令就开城投降了,连咱们的刀枪都没见着。“
李过在另一侧冷哼一声,雨水顺着他菱角分明的脸上流淌:
“这些墙头草,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不过也好,省得老子动手了。“
这位原大顺军的将领虽然归顺了魏渊,但说话依然带着几分匪气。
年轻的杨海龙策马跟上,他的骑术明显生疏,在泥泞山路上有些吃力:
“将军,老家常说‘雨中山路如油滑‘,看来果真如此。“
他顿了顿,
“不过这一路过来,确实如侯将军所说,各地土司州县大多望风归顺。听说永顺、保靖两大宣慰司都已经上表请降了。“
莫笑尘颔首:
“柱国的讨伐令确实见效。那些小鱼小虾都知道识时务,可惜。。。“
他话锋一转,
“几条大鱼却还在观望。“
李过嗤笑:
“靖江王那蠢货,真以为在桂林称帝就能和柱国抗衡?鲁王躲在海边,指望凭借舟山群岛负隅顽抗。徐州高杰那帮残兵败将,更是螳臂当车。“
他抹去脸上的雨水,
“最让人看不透的,还是云南的沐王府。“
侯世禄接话道:
“所以柱国才派了三路大军同时征讨。郑芝龙率水师直取舟山,曹变蛟猛攻徐州,孙传庭将军亲征桂林。“
他看向莫笑尘,
“而咱们这一路,看似最远,实则最关键。云南地势险要,沐家经营百年,若是硬攻,恐怕。。。“
话未说完,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探马飞驰而来,在泥泞中险些滑倒:
“将军!前方发现沐王府使者!说是带来沐天波的亲笔信!“
莫笑尘与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
“带过来!“
不久,一个身着沐家服饰的文官在士兵的引领下走来。那人虽然浑身湿透,却保持着文士的风度,恭敬地行了一礼:
“沐王府掌书记周维新,奉黔国公之命,特来呈上降表。“
“降表?“
莫笑尘眯起眼睛,
“三个月期限已过,现在才来投降?“
周维新不卑不亢地道:
“将军明鉴。云南地处边陲,消息闭塞,讨伐令月前才送达昆明。黔国公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决定上表归顺。“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信函,
“这是黔国公的亲笔降表,另有云南各地土司的联名请降书。“
莫笑尘接过信函,拆开查看。信中沐天波语气恭顺,表示愿率云南全境归顺朝廷,并邀请明军入驻昆明。
李过在一旁冷笑道:
“谁知道是不是缓兵之计?说不定沐天波正在昆明集结兵马呢!“
周维新正色道:
“这位将军多虑了。黔国公诚心归顺,已经下令云南各地守军解除武装,只等朝廷派人接收。若有不轨之心,又何必多此一举?“
侯世禄低声对莫笑尘道:
“将军,此事蹊跷。沐家经营云南百年,怎会如此轻易投降?“
杨海龙却道:
“末以为,沐天波是聪明人。柱国大军连克强敌,天下归心已是大势所趋。负隅顽抗,只会让云南百姓遭殃。“
莫笑尘沉吟片刻,突然问道:
“周先生,本将军问你,沐天波为何突然决定投降?杨寅要听实话。“
周维新叹了口气,雨水顺着他文士帽的边缘滴落,在他的官袍上浸出深色的水痕。
他环顾四周,见左右都是明军将领,这才压低声音道:
“将军明察。实不相瞒,云南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土司早就对沐王府心怀不满,特别是蒙自的沙氏、元江的那氏,还有几个边远的土司,这些年暗地里没少给沐王府使绊子。“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