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76章 蒸蒸日上(1)

第176章 蒸蒸日上(1)(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对一方势力而言是很贴切的,作为上位者,不能将视线局限于某一处,时间长了,被蒙蔽及算计下,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曹氏集团一路走到今日,早已跟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还有旧眼光,旧想法,去看与想如今的势力,这是极为可笑的事情。

在这较长的征程下,曹操作为掌舵者,是进行过对应的调整与切割的,但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链条。

这点,曹操是有充分认识的。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曹操杀边让一事,看起来是因为骂了曹操,知晓此事的曹操大怒,继而将边让给处决了。

实际上这是对兖州一派的警告与敲打。

做任何事都别太过分,不要损害曹氏的利益,端着曹氏的碗吃饭,就要时刻把这些给牢记在心。

可结果呢?

在杀了边让后,兖州诸族没说什么,也假意低头了,直到曹操领兵去打徐州,以此想改变地缘格局。

兖州一派给曹操来了个大的,引吕布入兖以取缔曹操,既然你曹操想要的更多,那干脆就换一个人来嘛。

这就导致了兖州之乱的发生。

在这场动乱下,没有一个是赢家,曹操是收复了失地,但却受到不小损失,关键是失去拿下徐州的机会,也就是曹操承受力强,不然真要被气死了。

兖州诸族损失更大,因为战乱导致不少人身死,累世积攒的家财土地没了,关键是被曹操给排除在外了。

吕布也是有损失的,追随他的将校部曲折损不少,最后跑去了徐州那边,从这个时候开始吕布就失去逐鹿的机会了。

内斗内耗,无疑是各方皆输的局面。

这是谁都毋庸置疑的。

所以要定期的对内进行梳理和筛选,甚至是剔除,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趋势,以避免各种隐患滋生下却不知,但这个行为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不然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一次主动出兵讨袁的经历,让曹操在这期间想了很多,也因期间发生的事宜,叫曹操生出一些想法。

只是在这大势下,没有人知道,针对代汉这一思潮,背后推动的,有一个令谁都意想不到的人。

曹昂!!

作为曹操的嫡长子,曹氏集团公认的继承人,按理来说是不应在其父曹操率军北伐期间,做这样不利前线的事宜,但当曹昂在襄阳一带,知晓有人借此势想搅动风云变幻,经过深思熟虑后曹昂决意这样做了。

最底层的逻辑,其实不难猜。

随着以袁绍为首的汝南袁氏,在袁绍日薄西山下,谯县曹氏的光芒愈发耀眼下,对于这天下到底何去何从,很多人是有不同想法的。

有希望以汉室为主的,有选择观望的,有坚决追随谯县曹氏的,而在这大的分属下,还有各种算计及想法。

这在曹昂看来是很正常的。

毕竟汉室太深入人心了。

一个西汉,一个东汉,中间加这个新朝,还有争霸时期,如此漫长的时间,岂是谁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更别提东汉时期的政治格局及生态,跟西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个是二重君主制,一个是举荐制,一个是日益强大的庄园经济,这使得太多在这一游戏规则下起来的群体,是不愿意割舍这套利于他们的体系的。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要用尽各种办法,去阻挠新势出现,最好在这一过程中,谯县曹氏能出什么变数,这样有些事就好做了。

曹昂就是看透了这些,所以才会选择出手的。

有些事躲不开,就应顺势而上。

豫州治下出现歌谣,曹昂做的事,是将藏于暗处利于曹氏的歌谣,传播的更为广泛一些。

这一个是想叫曹操知道有所想法,一个是叫别的知晓的有所想法。

想要打破旧秩序,旧体系,必须要先有新思想的出现,不可能说没有这个做缓冲,就直接跨度过去。

这是会出大问题的。

正如原有时间线上,为何曹操跟荀彧会决裂,最本质的原因,不就是所处时局,没有给二人缓冲的余地吗?

但凡是有一些,曹操和荀彧想法都有改变,就不至于这样的事出现。

荀彧的内政能力,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更别提其在曹氏内部的影响力了。

而类似这样的事,还有不少。

为避免这些事发生,曹昂要将事情做到前面,不至于说将一个既定事实,一个个都藏在心中,就是没有公之于众的探讨。

建安八年,二月初三。

荆州,襄阳。

一场蒙蒙细雨下了起来,这使气温骤降不少,天灰蒙蒙的,让人觉得很不爽利。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