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02章 邙山大战惊弦响

第202章 邙山大战惊弦响(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第四折 残阳如血胜旗扬

邙山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血红色,归义营的士兵正在清理战场。他们的动作很慢,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没人抱怨。

一个年轻的士兵用布擦拭着长矛上的血,矛尖的寒光映出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他的哥哥在今天的战斗中牺牲了,尸体就躺在不远处的山坡上。

\"川娃子,别擦了,先去吃饭。\"老李端着碗热粥走过来,粥里掺了野蘑菇,香气能驱散些血腥味,\"你哥是好样的,为汉军捐躯,不丢人。\"他把粥碗塞进川娃子手里,自己则拿起铁锹,开始挖坑掩埋尸体。

归义营的伙夫们支起了十几口大锅,锅里煮着从魏军辎重队缴获的粮食,还加了邙山的野菜。香气飘遍了整个战场,吸引着幸存的士兵和百姓。一个白发老丈牵着孙子,给每个士兵递上块咸菜:\"孩子们,多吃点,明天还要杀魏狗呢。\"

庞会的胳膊已经重新包扎过,他正指挥士兵清点战利品。缴获的武器堆成了小山,有长矛、盾牌、弓箭,还有十架完好的投石机。\"把能用的都修好,\"他对负责军械的士兵说,\"投石机的绞盘要换新的麻绳,弓要重新上漆,这些都是好东西,不能浪费。\"

狼女的羌骑正在给战马刷毛,马身上的血迹被清水冲掉,露出光滑的皮毛。

她的银枪插在旁边的土里,枪缨的红藤缠着石苞的帅旗碎片,那是她在追击时从魏兵手里抢来的。\"明天派弟兄们去搜山,\"她对身边的小头领说,\"石苞的残兵肯定藏在密林里,不能留后患。\"

阿藤的藤甲兵在\"一线天\"的入口搭起了哨卡。这种用圆木和藤条搭建的工事,既能挡风又能防御,还带着南中建筑的特色。\"让弟兄们轮流守哨,\"阿藤的手里拿着块从魏兵身上搜出的令牌,上面刻着\"洛阳卫\"三个字,\"这说明石苞的残兵可能想逃回洛阳,我们得守住这个口子。\"

姜维站在邙山主峰的望楼之上,手里拿着缴获的魏军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洛阳周边的布防,每个据点都画着不同的符号,有的是骑兵,有的是步兵,还有的是弓箭手。他的指尖划过\"金墉城\"的位置,那里是洛阳城外的重要堡垒,驻有五千精兵。

\"将军,俘虏营里有个魏兵说有要事见您。\"王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姜维转过身:\"带他上来。\"

被带上来的是个穿校尉服的魏兵,脸上沾着血和泥土,却掩不住眼里的恐惧。\"将军饶命!\"他刚站稳就跪了下来,\"小人知道石苞的下一步计划,愿意告诉将军,只求将军放我一条生路!\"

\"说吧,\"姜维的马鞭轻轻敲击着栏杆,\"如果属实,我可以放你走。\"

校尉咽了口唾沫,声音颤抖地说:\"石苞逃回洛阳后,会向司马昭请兵,说要倾巢而出,踏平邙山。他还说......说要火烧邙山的树林,把汉军逼出来......\"

姜维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密林上,那里的树木茂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他什么时候会动手?\"

\"最多三天,\"校尉的头埋得更低了,\"司马昭的大军已经在洛阳城外集结,只等石苞的消息......\"

姜维让王含把校尉带下去,给了他些干粮和路费,放他离开了。望楼之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夕阳的余晖照在他的铁肢上,反射出冷硬的光。他知道,邙山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夜幕降临时,归义营的营地亮起了火把。士兵们围着篝火唱歌,歌声里有对牺牲弟兄的怀念,也有对胜利的喜悦。庞会和狼女、阿藤坐在火堆旁,手里捧着粗瓷碗,碗里的米酒冒着热气。

\"接下来怎么办?\"庞会喝了口酒,伤口的疼痛让他皱起了眉头,\"司马昭要是真的倾巢而出,我们这点人根本守不住。\"

狼女的银枪在火光下闪着光:\"我的探骑说,西羌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有五千骑兵,最多五天就能到。\"

阿藤的手指在地上画着邙山的地图:\"南中也能派些藤甲兵来,就是路太远,至少要半个月。\"

姜维坐在他们对面,手里的树枝在火堆里拨弄着,火星溅起来,像天上的星星。\"我们不能等,\"他突然抬起头,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司马昭的大军来了,我们就退进洛阳周边的村镇,和百姓混在一起,让他们分不清谁是兵谁是民。\"

\"你的意思是......\"庞会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姜维的树枝指向洛阳城,\"我们打游击,他们进我们退,他们退我们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拖垮他们。\"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洛阳周边的百姓恨透了魏军,我们只要发动百姓,就能让司马昭的大军陷入泥潭。\"

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通红的炭火。远处的邙山在夜色中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守护着疲惫的蜀军。姜维站在望楼之上,看着洛阳方向的夜空,那里没有星星,只有一片浓重的黑暗,像司马昭的野心,笼罩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他知道,未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只要归义营还在,只要\"汉\"字旗还在,他就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他的身后,不仅有弟兄们的鲜血,还有无数百姓的期盼,这些都是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比任何铁甲都坚硬,比任何长矛都锋利。

第五折 战后余波谋远图

邙山大战后的第三天,晨雾还没散尽,归义营的士兵就开始加固防线。他们在\"鬼愁涧\"的入口筑起了石墙,墙缝里塞着干燥的艾草,只要魏军来攻,就点火阻挡。庞会的胳膊虽然还没好利索,却坚持要亲自监工,他说:\"多砌一块石头,弟兄们就多一分安全。\"

狼女的羌骑分成了十几个小队,在邙山周边巡逻。她们的马蹄裹着麻布,在晨露打湿的草地上几乎听不到声音。

一个小队在\"迷魂坡\"发现了魏军的残兵,大约有五十人,正躲在山洞里啃干饼。羌骑没有惊动他们,只是在山洞外的灌木丛里埋下了\"响箭\"——这种南中特有的箭,只要有人经过就会发出尖锐的响声,能及时预警。

阿藤的藤甲兵在\"一线天\"的两侧悬崖上搭建了哨塔。哨塔用圆木和藤条搭建,高约三丈,上面能容纳两个士兵站岗,视野开阔,能看到数里外的动静。\"南中老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阿藤给哨塔上的士兵递上望远镜——这是从魏军辎重队缴获的稀罕物,\"仔细看着,别让魏兵钻了空子。\"

洛阳城外的司马昭大营,气氛压抑得像要下雨。石苞跪在帐外,甲胄上的血还没洗干净,他的帅旗被蜀军缴获的消息已经传开,成了全军的笑柄。帐内传来司马昭的怒吼:\"废物!三万大军居然打不过姜维的残部,我留你何用!\"

帐帘突然被掀开,司马昭的谋士贾充走了出来,对着石苞使了个眼色:\"将军,主公正在气头上,你先回去吧,等主公消了气再说。\"他看着石苞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转身进了帐。

\"主公,\"贾充对司马昭躬身道,\"石苞虽然战败,但也不是全无用处。\"

司马昭的脸色稍缓:\"你有什么主意?\"

\"姜维虽然赢了,但兵力不足,肯定不敢主动进攻洛阳。\"贾充的手指在地图上的\"金墉城\"画了个圈,\"我们可以让石苞守金墉城,吸引姜维的注意力,然后派钟会率五万大军,从侧翼包抄,断他的粮道,到时候姜维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司马昭的眼睛亮了起来:\"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让钟会立刻准备,三日后出发。\"

邙山的蜀军营地,姜维正在和百姓们一起开垦荒地。他们用缴获的魏军农具,把山坡上的石头清理掉,翻出肥沃的黑土。一个老农手把手地教士兵们分辨哪些是能吃的野菜,哪些是有毒的,他的孙子则在旁边用树枝画出田垄的形状,像个小军师。

\"将军,这地要是种上麦子,明年就能有收成。\"老农擦着汗,脸上的皱纹里都是泥土,却笑得很开心,\"到时候,汉军弟兄们就有足够的粮食了。\"

姜维的铁肢握着锄头,翻土的动作虽然有些笨拙,却很有力。\"等打完仗,我们就在这里盖房子,修水渠,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洛阳城,那里的轮廓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那一天不会太远。\"

王含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份探报:\"将军,司马昭派钟会率五万大军,正往金墉城方向去,看样子是想包抄我们的后路。\"

姜维放下锄头,接过探报,上面的字迹是归义营的密探用特殊墨水写的,只有用邙山的泉水浸泡才能看清。\"钟会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他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肯定不会按常理出牌,说不定在路上就设了埋伏。\"

他立刻召集将领们议事。帐篷里的地图上,邙山和洛阳之间的道路被标上了不同的颜色,红色代表魏军的动向,蓝色代表蜀军的布防。\"钟会的大军要经过'落马坡',\"姜维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那里的山坡很陡,适合打埋伏。\"

\"末将愿意带归义营去!\"庞会的长矛在地上顿了顿,\"保证让钟会有来无回!\"

\"不行,\"姜维摇头,\"钟会肯定料到我们会在那里埋伏,他的先锋部队肯定是精锐,硬拼我们占不到便宜。\"他看向狼女,\"你的羌骑能绕到'落马坡'的后面吗?\"

狼女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可以走'野猪岭',那里虽然难走,但能绕到他们后面,只是需要两天时间。\"

\"足够了,\"姜维的目光变得坚定,\"阿藤,你带藤甲兵去'落马坡'正面佯装埋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狼女绕到后面,等他们进入坡底,就切断他们的退路;我和庞会带主力从侧面进攻,三面夹击,定能击溃钟会!\"

将领们领命而去,帐篷里只剩下姜维一个人。他看着地图上的\"汉\"字旗标记,突然想起了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伯约,兴复汉室,任重道远,你要切记,民心所向,便是天意所在。\"

此刻,帐篷外传来百姓们的歌声,他们正在田里劳作,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里没有战火,只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姜维知道,这就是他要守护的东西,是比任何城池、任何土地都重要的宝藏。

夕阳再次落下,邙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归义营的士兵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武器擦拭得锃亮,战马喂得饱饱的,只等姜维的令旗挥动。远处的洛阳城,灯火渐渐亮起,像无数双窥视的眼睛,盯着这片暂时平静的土地。

姜维站在望楼之上,铁肢的关节在夜色中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知道,明天又将是一场恶战,但他的心里没有恐惧,只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他的身后,是弟兄们的忠诚,是百姓们的期盼,是\"汉\"字旗上永不熄灭的火焰。

这火焰,能照亮黑暗,能温暖寒冬,能让每一个为汉室奋斗的人,在冰冷的战场上,找到前行的方向。

而此刻,他正望着\"落马坡\"的方向,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又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因为他是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守护者,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会让\"汉\"字旗倒下。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