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均只有几平米住宅面积的时代,能逮住一次薅羊毛的,可不容易。
事实上,上一世,国家也是花了好几年,才将恭王府的钉子户彻底清空。
对此,梁大刚也不打算惯着了。
在微微暗示过领导以后,他开始在恭王府已经搬迁完成的区域进行‘简单’动工。
而同样收到了老领导暗示的古建队,外加重刚施工队,三天断水管,五天断电路,七天后,更是连污水管都一并铲断。
再加上施工队将王府大门小门强行封住,只在距离这些人最远的方向,留下一个勉强能进人,自行车进出都费劲小口子。
这帮钉子户是饭也吃不上热乎的,水也喝不上现成的,想拉个屎都得露天,毕竟旱厕早就没人通了,厕所也已经被堵死。
这他们能干?自然是不能的!所以他们去上报,去投诉!
梁大刚也不为难工作人员,有人找上门,他就叫人维修。
反正一修就是一个多星期,然后一天不到,还得断。
钉子户再去,梁大刚就再修,半天以后再断。
折腾到最后,每个月修两次,他们也就能喝两天不到的淤泥水。
不过要说,钉子户还是牛,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从漫天臭气的夏天坚持到了冬天。
但是臭气能忍,寒气怎么办?
四九城的冬天,可真的是能冻死人的。
送煤的,从那个小门自然是进不来的。
地面也被梁大刚弄得坑坑洼洼,钉子户们想在里面推车拉,都推不了。
最后只能他们自己一块儿一块儿,蚂蚁搬家似的往屋里搬。
这么做实在是太费劲了,为了少搬点煤,就只能省着用。
能抗就抗,抗不了还得抗。
终于,他们抗不住了,受不住了,陆陆续续的来找梁大刚谈了。
本想着稍微多要一点就走。
却不料,梁大刚是一点不加,只留下一句,爱走不走。
有啥办法,不想冻死,不想后半辈子这么过,就只能搬。
而且搬过去了,还只能要那些被人家挑剩下的楼层。
跟原始人一样过了半年,什么好处没有捞着,灰溜溜的跑了。
这帮人可算是被原先的邻居们,笑掉了大牙。
而他们后续的事情,跟梁大刚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清空了恭王府的梁大刚,第一时间请便宜丈人出山,大刀阔斧的对王府,进行重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堂山那边的大小项目,逐渐竣工。
难民们终于是住进了自己亲手盖出来,规划的整整齐齐,美观大气的七层小楼。
起初梁大刚其实还想着将楼盖高一点,但对于经历过灾难,有了阴影的当地人来说。
这种七层楼,就已经是他们短时间内,能接受的极限了。
再高,他们是真不敢住。
这个想法自然也就作罢。
学校,医院,派出所,市场,各个配套设施也都逐渐完善。
别说,这在废墟中重新规划,建立起的现代化城市,确实是既美观又实用。
即便每个家庭的房间比以前大了几倍,城市的占地率,也仅有之前的三分之一不到。
而自然地,重刚手里待开发的土地面积,也是少不了的。
反正现在的堂山居民们有足够的公用设施保障生活,梁大刚仅拿出少量修建了简单的小型商业街,剩下的都压在手里,为将来做打算。
领导们最早就知道梁大刚的打算,因此也并没有太强烈的催促。
至于水泥厂那边,经历的几年的连轴转。
终于是一期又一期的完成了设想中的三万人标准。
剩下的,就只有最晚动工的恭王府,还处于如火如荼的重建中。
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八四年!
这一年在情满四合院中,也算是标志性的一年。
剧中的娄晓娥,就是在这一年,从香江回来,开设酒楼的。
而梁大刚也决定在这一年,将众禽们......
送去养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