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39章

第239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长安建章宫的染署正闹哄哄。染匠老周举着新染的\"越霞锦\"直叹气,颜料总在锦纹边缘晕开,像朵没开好的花。

\"太后您看,\"老周递过锦缎,\"这越人颜料是好,就是太'活',抓不住锦线。\"

陈阿娇捏着锦角凑到窗前,忽见檐角铜铃上挂的蛛丝,被晨露坠成了串小珠子,蛛丝细得看不见,却能兜住露水。她眼睛一亮:\"老周,把染缸的竹帘换成蛛丝筛网试试?颜料过筛时细了,说不定就不晕了。\"

老周愣了愣:\"蛛丝哪找那么多?\"

\"让养蚕户留意,\"陈阿娇笑着说,\"蛛丝不够,先用蚕丝煮了试试,都是丝,道理差不离。\"她指着锦缎上的水波纹,\"你看这纹路,多像巢湖的浪,定要让颜色乖乖待在里头。\"

旁边尚方署丞连忙记下,又呈上份奏折:\"陛下,庐江报来赵老实的'踏板织机'、桑小娥的'移栽器',还有民间报的'火熨机'雏形,是否要录入《工造册》?\"

陈阿娇接过奏折翻了翻:\"都录上,好用的还得赏——工匠的心思,比金子还贵。对了,把赵老实那织机的图样给织工们瞧瞧,让他们也学着改改。\"

有个老臣在旁嘟囔:\"这些奇技淫巧,怕是华而不实......\"陈阿娇眼一斜:\"你家佃户用老犁耕地,一天能种几亩?赵老实的织机,一天织的锦够你家做十件衣裳,这叫华而不实?\"老臣顿时哑了声。

未时的庐江医署,平阳侯家儿媳对着罐\"防水蛭药膏\"犯愁。药膏里的锦缎灰总沉底,越人老妇阿婆用了几次,皱着眉说:\"硌得慌,不如咱的树皮膏滑溜。\"

正说着,游方术士墨非提着药箱路过,药箱上的铜锁\"叮\"地撞了下木框。他探头一看,笑道:\"这还不简单?\"

说着掏出个竹制\"研磨轮\",轮子上的齿密密的,像小铡刀。\"把锦灰拌入猪油前,先用这轮碾成粉,轮齿是按《墨经》的'削尖术'做的,保准细。\"

平阳侯家儿媳试着碾了碾,锦灰果然成了细粉,拌进药膏里,滑溜溜的。阿婆抹了点在手上,往胳膊上蹭了蹭,笑了:\"中!比越人树皮膏还润!我家孙儿总抓蚊子咬的包,这药膏定管用。\"

墨非趁机展开《墨氏机关图》,上面画着个带齿轮的\"万杵机\":\"这机子能自动磨药,比人碾得匀,将来医署人多了,正用得上。你看这齿轮,就像织机的锦纹轮,齿对齿转起来,力气大着呢。\"

平阳侯家儿媳看着图,眼睛亮了:\"墨先生,能教教咱的工匠做吗?前儿赵师傅还说,想给织机装个自动绕线的轮子。\"

\"有何不可?\"墨非指着图,\"你让赵师傅来,咱合计合计,说不定能造出更省事的织机。\"

申时的阳光斜斜照进建章宫阅卷阁,刘妧翻着黄月英快马送来的《民间工造录》,里面记着二十三项新发明。

\"陛下您看这个,\"卫子夫指着其中一项\"锦线测湿仪\",忍不住笑,\"这仪器用锦线遇水收缩的原理,比咱们的土法子准多了,就是发明者不肯署名,只说是'织锦的妇人'。\"

刘妧也笑了:\"定是哪个心灵手巧的女眷,不愿张扬。给她记上一等功,赏两匹好锦,就说是陛下夸她心思细。\"

正说着,陈阿娇端着个锦盒进来,里面是新制的\"蜂蜡固色剂\",透着蜂蜜的甜香:\"哀家让尚方署按越人蜜蜡调的,染匠说能定住'越霞红',染在赵老实的织机上织出的锦,色牢得很。\"

暮色漫过芍陂时,赵老实蹲在作坊里,正用陶土模子浇铸\"火熨锤\"。铜水\"嘶嘶\"地流进模子,映得他满脸红光。

\"赵大叔快看!\"阿月指着远处田埂喊,桑小娥正推着修好的移栽器试插,那器具像把巨大的木梳,齿间挂着麻绳,往田里一按,\"咔嗒\"一声,稻秧就按算好的株距插好了,又快又齐!

赵老实一拍大腿:\"妙啊!我这熨锤要是也装个'经纬定位齿',烫锦边时不就歪不了了?\"

墨非刚好路过,听见这话,摸出根算筹:\"定位齿得按'勾股法'算角度,我帮你画图纸!\"他蹲在地上,用炭笔勾勒,\"你看,齿长三寸,角度三十度,烫出来的边准直,就像织锦的经线。\"

掌灯时分,建章宫的烛火亮了。刘妧看着陈阿娇送来的\"专利竹牌\"样品,牌上刻着\"大汉工造第壹号\",边缘是锦缆纹,摸着沉甸甸的。

\"哀家让少府铸了千块,\"陈阿娇敲了敲竹牌,\"谁发明了东西,验过有用就发一块,凭牌领赏,还能防别人偷学——就像给巧思上了把锁。\"

卫子夫这时展开《科研局规制草案》:\"已分好农器、织机、医械、算具四局,黄月英领农器局,墨非可暂领医械局......\"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