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17章 九江、安庆之战

第217章 九江、安庆之战(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九江之战】:咸丰三年(1853年)初,在跨年烟花中,太平军攻下武昌,仅用16天,你说牛不牛?

起义军笑逐颜开,于武昌休整20天后。杨秀清视察三军,他透露消息说:“弟兄们,吃好喝好休息好,接下来有硬仗还要打!”

一个月后,士兵力气恢复,杨秀清整理队伍,兵分水、陆两路,挥师东进九江。

“……”

军队如火龙一般,迅速移动着,石达开拔马来到杨秀清身边:“东王,接下来这一仗很关键,九江是长江航道上的重要关口。

控制九江,就掌控了清军长江中游的水上要道,对于军事运输、物资调配,意义很重大。”

杨秀清笑笑:“是呀,翼王,咱们马上要变成一双老虎钳,死死扼住清廷的喉咙,”

杨秀清用手比划着,二人爽朗大笑起来。

清军提督向荣,深知九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听闻太平军矛头所指,苦思冥想不知如何布防,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着,

此时和春匆匆入帐,焦急道:“大帅!探马来报,长毛已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江东下,先锋船队距武穴不过百里!”

向荣转身,神色凝重:“果然来了。这武穴、武昌县、蕲水乃九江屏障,若让贼寇过此三关,九江危矣!”

(向荣手指舆图),“和总兵,你随本帅征战多年,可有良策?”

和春上前一步,目光扫过舆图,手指指点:“大帅,吾有一计,武穴临江,江面狭窄,可设水师封锁航道,辅以岸上火炮轰击。

武昌县背靠梁子湖,可埋伏精兵于此,待长毛船队受阻,突袭其侧,长毛将被迫回退。”

向荣点头,捋须沉思:“好!武穴由本帅亲率水师驻守,扼住咽喉。

武昌县便交予于你,带秦定三、李瑞两部设伏——长毛骄横,必料不到此处有险!

(向荣顿了顿,压低声音),“蕲州……(看向和春),此地虽偏僻,却是长毛败退后撤之路,务必派死士严守,不可有失!”

和春抱拳:“大帅放心,卑职定叫长毛有来无回!”

向荣大喜:“传令下去,今夜全军休整,明日寅时开拔!

清军在太平军前进的路上,悄然设下了三道防线,九江太重要了,不容有半点闪失。

向荣知道,九江在,江宁稳,九江失,江宁危!

“……”

2月5日,探马来报:东王,清军已经在武昌县(今鄂州市)设下埋伏,速速定夺!”

“知道了,再探再报!”探马离去。

旁边的翼王石达开向前,抱拳请战:

“东王,清妖设伏何足惧哉!吾愿做先锋,扫清障碍,可否?”

杨秀清点头同意,“达开,路上多加小心,”

“多谢东王提醒!”石达开挑选一千精壮汉子,骑快马直取武昌县县衙。

衙役看到一队人马狂奔而来。打的旗子上绣着硕大的“石“字,料定是翼王石达开部。

慌张撒腿通报:“报总兵大人,石达开率军来袭!”

何春一愣,何人如此大胆?“知道了。”和春登高用单筒望远镜观察,只见石达开一马当先冲在前,后面跟着个顶个的精壮汉子,

和春腿肚子马上转筋,冷汗落地,石达开少年英雄,有石敢当之称,

如今箭在弦上,他硬着头皮发出信号,提前埋伏的伏兵顿时杀出,喊杀声响成一片。

绿营兵怎么是石达开敢死队的对手,一年来都不训练,抽大烟个个是高手,清军士兵早已被烟毒掏空。

无奈之下。和春带一队人马去支援。

“冲!”

石达开挥舞着大刀砍杀——!清兵只有招架之功。

绿营兵头目惊恐万分,“弟兄们,风紧,扯呼!”

绿营兵死伤过半,实在难以抵挡,残兵败将裹挟着和春,逃往了蕲州。

武昌县一战,石达开完胜。

武昌县被太平军拿下,老规矩,开仓放粮,焚烧县衙,老百姓踊跃加入起义军,

由于最终目标是拿下江宁,起义军没做停留,第二天,水陆两师向蕲州(今蕲春县)进发。

2月13日,太平军悄悄逼近了蕲州。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