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不服从者,立刻驱逐出会馆。
毕竟安全,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否则相互怀疑,彼此对立仇视,住的都不安心。
待人心初步稳住。
*
接下来是第二步:
中期整顿,建组织、控资源。
林向安深知,单靠临时巡逻不足以长久维持。
会馆必须形成有组织的合力,才能在乱局中自保。
因此,可以以王管事为名义,召集一次全体举人大会。
在会上提出成立“浙江会馆同济会”。
在动荡时期,同舟共济。
由王管事率先表态支持,取得舆论认同。
组织架构如下:
名誉会长:王管事,象征性地位,用于凝聚人心。
主事人:林向安,实际负责决策和行动。
各组头领:从举人中挑选或自愿报名,主要分任四组:
防卫组:
负责会馆安全。
这归他统领,直接执行防卫任务。
一方面是他的能力,二是安全掌握其他举人手里,林向安不放心。
粮秣组:
最关键的部门,负责清点、管理和分配粮食物资,这组长必须是心腹,以确保资源在自己掌控之下。
资源是重中之重,必须牢牢掌控。
医药组:
照顾病患、管理药材。
接下来免不了有人会受伤。
挑选出懂点中药的人,来照顾弱势群体。
这样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巡查组:
负责内部纪律,调解纠纷,防止内乱。
成立“浙江会馆同济会”后,立即执行几项措施:
一、以“同济会”名义,在王管事配合下,强制清点会馆仓库和厨房的全部存粮、物资。
清点结果向全体公示,既示透明,也杜绝流言与猜忌。
二、募捐与征用。
号召举人将私人储备的粮食、药材暂时统一交由“粮秣组”管理,
理由是“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共渡难关”。
到时候,可带头交出部分次要物资,以身作则。
三、 实行配给制。
根据清点结果,立即制定严格的每日口粮配额,优先保障护馆人手和病患的基本需求。
与此同时,防御措施也必须同步强化:
简易武器:
制作削尖竹竿、用长棍捆绑菜刀之类的。
还可收集砖瓦放置墙头,作为防御和投掷武器。
加固防御:
用桌椅堵死次要通道,只留一个主要出入口,便于集中看守。
设置简易陷阱:
在墙根和暗处放置能发出响声的瓦罐、铁器,夜间若有动静,可第一时间察觉。
通过以上措施,会馆的安全和资源可初步稳定下来,为接下来的行动争取空间。
*
第三步:长期应对,寻外援、谋出路。
林向安明白,即便内部稳住,也不能坐吃山空,等待平安。
得及时掌握外界动向,寻找更多活路。
得考虑情报收集,以及外交策略,更重要的是内部思想工作,要定期举行。
情报收集比较重要。
比如近期的情况,打听地痞的来历与动向,是否会报复,背后有无主使;
其次京城米粮市场的最新情况,哪些地方还能买到粮。
价格如何,有无机会低价囤货。
在有情报的情况下,开始外交策略:
若地痞只是自发寻衅,做好防御即可,他们大概率不敢再来。
若背后有人指使,则需谨慎交涉,视局势权衡利弊。
在确保会馆安全的前提下,可尝试与附近其他会馆或者京城其他求生团体,建立联系。
互通消息,甚至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所需物资。
或者找可能有粮食的人,谈判交易。
人多了,免不了有各种思想,所以这要重视。
定期通过公开讲话或小范围交流,反复强调“团结”“秩序”“希望”,安抚人心。
严厉打击悲观,或者投机取巧行为。
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核心目标上:活下去。
只要这三步计划执行得当,会馆便能在乱世中稳住局面,迎来生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