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住惯了以前的宅子,来了京里不太适应,这边宅子她就按着老样子慢慢调整的。”
其实赵家老宅的布置,是根据他娘出嫁前,住的院子风格布置的。
林向安闻言轻轻一笑:“李姨倒是念旧。”
他在叫赵康平“师傅”之前,就已习惯称赵泽的娘为“李姨”。
当年喊顺了,后来也就没再改口。
“渊哥也回来了吗?”
“嗯,回来了。”赵泽一边走一边应道,“他现在都当爹了,闺女都一岁多了。”
林向安闻言,眉头一挑,露出一丝难得的懊恼:
“你怎么不早说?我就只备了给长辈的礼,竟忘了还有个小不点在家。”
“你倒是挺上心。”赵泽笑了笑,“那孩子收到的礼多得很,哪差你这一份?再说了,今天是我请你来的,又不是她请你来的。”
林向安被他一噎,也忍不住笑了:“得了,我这初次来,可要失礼了!”
看样子,只能日后再有机会,给那小孩子补上了。
“我家你不是常来吗?跟我还客气啥?”
“这哪一样?”
说话间,几人已走到廊下。
赵泽吩咐下人,将林向安带来的礼物送去一旁妥善安置,自己则领着他们径直往主屋走去。
“我先带你们去见我娘。”他说。
林向安微微点头,走慢几步,侧头朝林远、王和信笑笑,让俩人安心。
穿过回廊,转入正厅,一股清淡幽香扑鼻而来。
厅内陈设得宜,其摆设装扮,透出女主人的一份细致与讲究。
管事嬷嬷本欲进去通报,却被赵泽抬手轻轻拦下。
此时正厅里,李宝珠与赵渊正说着话,听得动静,一同朝门口望来。
“夫人,二少爷带客人来了。”
嬷嬷在一旁轻声提醒。
“娘!你看看谁来了?”
林向安随他步入厅中,目光一转便看见李宝珠。
她身着一袭深青缎面长衫,发鬓高绾,簪着银丝点翠的五翟冠,眉眼温婉间多了几分端庄贵气。
若说当年她在双林镇,是素雅中带着精致。
如今则是精致中更添了几分沉稳的气度。
赵渊也坐在一旁,身形比少年时更显挺拔,气质不再是当年的沉稳少年,已带出几分军中历练后的干净利落。
还未等几人开口,李宝珠已笑着招手道:
“哎呦,这是向安吧!几年不见,倒是长开了,比泽儿还高了不少!快些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林向安连忙上前行礼:“李姨!”
李宝珠细细打量他几眼,眼底满是欣慰与惊喜。
早年她就觉得这孩子聪明伶俐,如今果真出息了。
就几年的功夫,这都进京来考会试了。
若不是当初他兄长考了好久,她都要误以为科举很好考了。
“好,好!真是一表人才!”她由衷赞道。
说着,她又注意到林向安身后的二人,其中一个倒是有些眼熟,不由轻声笑道:“这是林远吧?”
林远拱手行礼:“见过李夫人。”
“都说了别拘礼,你们几个跟泽儿一块长大的,见我叫一声李姨就是。”
李宝珠语气倒是亲切,又看向王和信,略带些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赵泽笑着答道:“娘,他是王和信,是向安五伯家的小儿子。”
李宝珠拍了拍额头,笑着摇了摇头,“瞧我这记忆,都不记得了。”
王和信行李,笑着叫道:“李姨!”
“好好好,都坐!”
这时,林向安转向一旁坐着的赵渊,拱手笑道:“渊哥,好久不见!”
赵渊站起身来,一边拍了拍他的肩,一边笑道:
“哟,几年前还是个小子,现在可是一位举人老爷了。”
两人相视一笑,满是久别重逢的温意。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