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流程下来,才能最终成为夫妻。
林向安先给王和智那边写了采纳贴和问名帖,安排好一切。
与此同时,吴春娘一大早就出门。
直奔镇上的一位有名媒婆家。
这位媒婆姓李,年过四十,口才极好,专门做媒说亲,口碑相当不错。
吴春娘找到她时,李媒婆正悠闲地坐在家里喝茶。
见她进门,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哟,吴大嫂,今儿个有空来我这儿,莫不是有什么喜事?”
吴春娘不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将王和智的婚事说了出来。
李媒婆一听是县里文澜书铺薛掌柜家的二姑娘,险些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
心里虽然觉得这门亲事,有些不太靠谱。
但作为媒人,不能立刻表现出来。
她厚着脸皮,一边奉承,一边嘴上不离好话:“哎呀,这可是门好亲事!薛家姑娘贤惠孝顺,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
吴春娘听了这话,心里更加高兴,激动得连连点头。
“可不是嘛,所以这事得麻烦您多操心,明天就去薛家提亲。”
李媒婆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放心吧,这事交给我,保管说得妥妥当当。”
表面上她一副热心肠,心里却在盘算着,虽然她对这门亲事有些怀疑,但毕竟有钱赚,还是得全力以赴。
而在另一边,王三平也没闲着。
一大早就去了集市,找王四顺帮忙,挑选了一些上好的茶叶和干果,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儿子娶妻,哪能寒酸。
王四顺见状,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批准了他的假期,又给他拿了些铺子里干货礼包,添添彩。
当天,吴春娘与李媒婆完成谈话后回家,便和王三平把所有准备的礼品清点一遍,觉得没有遗漏,便静等王和智从林向安那儿拿回名帖。
第二天,李媒婆提着礼品和采纳帖,带着满心期待前去薛掌柜家。
一路上,她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琢磨着这门亲事究竟能不能成。
但也没打算轻易放弃,全力以赴去说亲。
到达薛家后,对方家倒是客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仿佛薛家正等着她上门。
整个过程她把王和智夸得天花乱坠,说他是难得的良婿。
薛家方面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热情,但李媒婆心想,或许是还没有表态,于是继续劝说。
直到最后,出乎她意料,薛家竟然答应了!
李媒婆心中暗自高兴,觉得自己太厉害了,便带着好消息离开薛家,急匆匆地去王家报喜。
不过,当她到达王家,看到王家的态度,仿佛早就知道会成。
而且貌似正在商议聘礼。
这会李媒婆反应过来,这事是提前商议好了。
只不过吴春娘并没有提前透露罢了。
不管怎么,这桩婚事,对于李媒婆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