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是正德帝 > 第498章 霍韬言官弊

第498章 霍韬言官弊(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消息传开,科道官们闻知此事,便有几道奏疏递了上来。其中一道写道:“江西抚州知府林文沛,自陕西升迁至今不过一年有余,臣查吏部迁转名单,原无此人。臣闻官不常设则事难责成,更调过繁、迁转过骤,皆非治政之道。乞陛下依律办事,勿使成法紊乱。”

字里行间,满是对破格迁转的忧虑。

与此同时,刚被擢升的兵部霍韬也上了一疏,辞谢少詹事兼侍读之命,疏中直言:“迩年官场流弊丛生,官居翰林者不肯外任,任职吏部者不转他曹,升为京堂者不由吏部铨选,人皆以这两处官职为清要之地。以至翰林官不畏陛下,反畏内阁;中外臣工不畏陛下,反畏吏部。百官皆以吏部为趋向,吏部又以内阁为腹心,此风断不可长。”

他在疏中又说:“凡五品以上官员,需循资升至三品,方可迁为外省参政或各部侍郎。六部尚书、侍郎若留京兼师傅等官,或改任参政、布政使;翰林官中,六品以下者均应调往外任历练,待其练达政体,再转回翰林。六部郎中、员外、给事、御史,皆应补授郡守、佥事、参议等职。监司守令中政绩卓着者,即刻擢升卿丞;有文学之才者擢入翰林,即便是举人、岁贡,亦当有擢升翰林、进入部院的机会,不应拘泥于资格限制。”

疏文递入宫中时,暖阁外的日头已过正午,蝉鸣正烈,仿佛在为这朝堂上的议论声添势。

朱厚照览罢奏疏,指尖在疏纸上轻轻敲击,一时之间不知是喜是悲。

霍韬的这份奏本反倒借着辞呈把官场捅了个窟窿 —— 这哪是辞官,分明是借辞任表忠心。。

趁着机会直接向皇帝点明大明官场的一些弊病

翰林官长期不调任地方,吏部官员不转任其他部门,高级京官的升迁不通过吏部程序,导致人们普遍认为 “翰林” 和 “吏部官” 是最清贵、最重要的职位。

这种固化使得官员敬畏关系网而非皇权 —— 翰林官不敬畏皇帝,反而敬畏内阁;朝廷内外官员不敬畏皇帝,反而敬畏吏部

主张打破 “论资排辈” 和 “职位固化”,推动官员内外交流、凭实绩晋升,并详细列举五个措施:

首先,中高级京官需外任历练。五品以上官升至三品后,需调任地方参政或各部侍郎;六部尚书、侍郎可留任兼任 “师傅” ,或改任地方参政、布政使。

其次,低级翰林需外任历练。翰林中六品以下官员,必须先调往地方任职,熟悉政务、品行端正者再调回翰林。

再其次,中央中层官员需补地方职位。六部郎中、员外郎、给事中、御史等,需补任地方郡守、佥事、参议等职。

再其次,凭实绩跨层级晋升:地方监司、郡守、县令等,若政绩卓着可直接提拔为中央卿丞;有文学才能的可提拔为翰林。

最后,打破功名限制。举人、岁贡也可提拔为翰林或部院官员,不应拘泥于 “出身资格”。

朱厚照能不知道这些弊端?他知道。

要不知道,当初也不会同意罗钦顺任吏部尚书了,因为这个人还是有原则的。

问题霍韬的这份奏本直接点出问题所在,那么既然刀把子递给自己了,自己不用那就可惜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