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第422章 落马坡阻与粮道突围

第422章 落马坡阻与粮道突围(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楚州的中枢仓库里,王晏之收到了哈桑送来的战报。信上写着:“落马坡遇辽路障及伏兵三十余,粮车完好,伤三人,退敌十五人,缴获弓箭二十副。” 他放下信,眉头微微皱起 —— 辽军的阻截越来越有章法,从袭扰到设伏,再到路障拦截,看来他们已将粮队视为心腹大患,后续的粮道防御,必须更加周密。

“大人,王阿福送来的草药和盾牌已到,正在外面卸车。” 宝儿走进来,手里拿着新的账册。王晏之点头:“让他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不一会儿,王阿福走进来,身上还沾着路上的雪粒。“阿福,泗州到瀛州的备用粮道,有没有发现辽军的新动向?” 王晏之问。

王阿福想了想,回答:“备用粮道上很安静,就是在快到落马坡的时候,看到远处有辽骑在巡逻,不过他们没发现我们。” 他顿了顿,又说:“李师傅让我给您带话,泗州的耐盐禾已经开始收割,下个月就能运第一批粮食来前线,到时候粮队的补给就能更充足了。”

王晏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阿福。你先下去休息,明天再带着新的粮队去瀛州 —— 这次要多带些绳索和木板,落马坡的路面滑,粮车需要加固。” 王阿福应声退下,心里想着,一定要把物资安全送到前线,不让大人和李师傅失望。

傍晚的风越来越烈,雪粒打在脸上生疼。落马坡的路障终于清理完毕,粮队开始缓缓上坡。李二郎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的长枪戳着路面,试探着冰层的厚度。粮车被绳索连在一起,缓缓地在坡上移动,车轮碾过冰层,发出 “咯吱” 的声响,却再也没有之前的摇晃。

哈桑和张三走在粮队中间,密切关注着两侧的山壁。“过了落马坡,前面就是瀛州城了。” 张三说,“到了瀛州,我们就能休整一下,给粮车做更全面的加固。” 哈桑点头:“瀛州城里有我们的据点,到时候可以让斥候去探查一下辽军的动向,为后续的北伐练兵做准备。”

泗州的运粮队里,王阿福正在准备明天要运往瀛州的物资。他仔细检查每一卷绳索、每一块木板,确保没有损坏,又将草药和盾牌装上车。“阿福,明天路上要小心。” 李四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落马坡的路面滑,赶车的时候慢些,别着急。” 王阿福点头:“李师傅放心,我会小心的。”

深夜的瀛州城外,粮队终于抵达据点。士兵们围着篝火,吃着慈姑糕,聊着白天的战斗。受伤的士兵躺在草铺上,民夫们给他们喂粥,场面温馨。哈桑和李二郎坐在一旁,研究着瀛州城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辽军的据点:“明天我们去探查一下辽军的动向,看看他们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 哈桑说。李二郎点头:“我会让士兵们做好准备,随时应对辽军的袭扰。”

楚州的书房里,王晏之还在灯下工作。他在《北伐练兵计划》中 “粮道防御” 部分,加了一条:“落马坡等险地,需用绳索将粮车连接加固,配备专门的清理工具,应对路障拦截。” 又在 “军功记录” 里写下:“哈桑,落马坡绕后破伏有功,赏银百两;李二郎,守粮反击有功,升粮道兵副统领。” 这些记录,是对他们实战表现的肯定,也是北伐军功集团成长的见证。

这一夜,瀛州据点的篝火通明,士兵们的鼾声、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而远处的辽营里,被击退的辽将正对着地图发脾气。他没想到,北宋的粮道兵竟然这么难对付,三次阻截都没能成功。他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的北宋士兵,会带着淮西的粮食,带着收复燕云的决心,踏上北方的土地,将他们赶出大宋的疆土。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在瀛州城的城墙上。粮道兵们已收拾好行装,准备去探查辽军的动向。李二郎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的长枪握得更紧了,眼神里满是坚定。他知道,北伐练兵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守住粮道,守住希望,就一定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泗州的运粮队也出发了。王阿福赶着牛车,车上装着绳索、木板、草药和盾牌。牛车走在备用粮道上,两侧的耐盐禾已经收割,只剩下整齐的禾茬,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他望着远处的瀛州城,心里想着,一定要把物资安全送到前线,为北伐出一份力。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