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觉得我们继续从失踪人口入手,找到匹配对象的可能性有多大?”
吴畏苦笑了一下:“难度确实很大。”
“你们也知道,死者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野外,面目已经严重受损,根本无法通过面容识别身份。”
“而且我们进行失踪人口比对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必须有人报失踪。”
“换句话说,如果死者失踪后,没有人注意到他不见了,或者有人注意到了却没有报警,那他的信息就不会进入失踪人口数据库,我们自然无法进行有效比对。”
听到这句话,会议室里的人瞬间茅塞顿开。
大家之前都陷入了思维定式,默认所有失踪者都会被及时报案,却忽略了“未报案失踪人口”这个盲区。
技术再先进,数据库再完善,也无法覆盖那些从未被记录的失踪者。
坐在角落的年轻警员小李突然兴奋地说道:“吴队,您这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局限啊!”
“如果死者恰好属于未被报案的失踪人口,那我们之前的数据库比对工作等于白费力气,自然找不到突破口。”
“确实是这样,”
一位老刑警接过话头,“我当年就遇到过类似的案子:丈夫杀害妻子后,故意隐瞒不报,对外谎称妻子外出打工,直到多年后因其他案件牵扯才暴露真相。”
“在那之前,他妻子的名字从未出现在失踪人口名单上,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常规比对找到线索。”
“就是就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还有可能是独居老人,身边没有亲友,失踪后没人关心;
或者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家乡联系很少,失踪后家人很久才发现,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失踪信息未被及时录入系统。”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