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迪埃·德罗巴的采访,像一滴水滴入了本就沸腾的油。
科特迪瓦魔兽那句充满渴望的“我想和他并肩作战”,在经过媒体的放大和解读后,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意义。
《卫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在切尔西,任何一名顶级球星在媒体面前发表如此明确的‘招募’言论,背后几乎都站着同一个人的意志: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是来自斯坦福桥国王,对另一位即将加冕的国王,发出的最直接的邀请。”
《泰晤士报》迅速跟进,分析道:“这不仅仅是一位顶级前锋对另一位天才的欣赏。考虑到德罗巴在切尔西更衣室内的绝对地位,以及他与老板阿布拉莫维奇之间那众所周知的、超越了普通雇佣关系的‘友谊’,这番言论,更像是一次来自斯坦福桥更高层的、精心策划的隔空喊话。”
“他们不再满足于通过经纪人进行试探,他们选择了一种更直接、也更具情感冲击力的方式。他们在告诉林远:看,我们最伟大的战士,已经为你敞开了怀抱。”
而《太阳报》则再次发挥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一幅极具冲击力的漫画,将这场“情感攻势”推向了高潮。
漫画里,一头蓝色的、肌肉贲张的雄狮(德罗巴),正站在斯坦福桥的城墙上,对着远方那片德意志的土地,发出一声震天的咆哮。而在它的身旁,一只戴着俄式皮帽的棕熊(阿布拉莫维奇),正笑眯眯地将一车又一车的英镑,装填进一门口径夸张的巨炮。
标题言简意赅:【来吧,宝贝!我们有兄弟,还有钱!】
西班牙《阿斯报》则充满了紧迫感:“马德里,你们还在等什么?伦敦的蓝色狮子已经露出了獠牙!齐达内的欣赏固然珍贵,但德罗巴的呼唤,意味着切尔西已经准备好了真金白银的支票!弗洛伦蒂诺先生,如果不想让下一个‘罗纳尔迪尼奥’从指缝间溜走,现在是时候拿出真正的行动了!”
这场由切尔西发起的舆论战,迅速跨过大西洋,在美国东海岸的清晨,变成了一份摆在ESpN演播室办公桌上的、热气腾腾的节目策划案。
2009年的美国,体育世界的话题中心依旧被牢牢地掌控在几位巨星的手中。篮球迷们在为科比与勒布朗谁才是联盟第一人而争论不休;橄榄球迷们则在期待着汤姆·布雷迪能否带领他的爱国者队,再次缔造一个完美的赛季。
至于足球?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那还是一项四年一度的、伴随着啤酒和烧烤的、略显乏味的“世界杯”运动。它属于欧洲和南美,属于那些在场上动不动就痛苦倒地、需要担架抬下去的“软蛋”。
然而,一个男人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一切。
他那不讲道理的冲击力,那堪比NFL跑卫的身体对抗,那充满暴力美学的进球方式,完美地契合了美国人对“力量”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于是,在康涅狄格州布里斯托市,ESpN总部的某个演播室内。
这里是《pardon the Interruption》的录制现场。
这档由体育评论界两位泰斗级人物:托尼·科恩海瑟和迈克尔·威尔邦联袂主持的辩论节目,是2009年美国家庭晚间体育时段的绝对王者。它以快节奏、观点犀利和两位主持人之间如同说相声般的化学反应而着称。无数美国家庭的父亲和儿子,都会在晚饭后,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两个老头子为当日的体育热点吵得面红耳耳赤。
ptI的演播室的设计简洁到近乎简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背景是杂乱的报纸和资料。节目的核心,是屏幕下方那个永不停歇的、红色的倒计时钟。每一个话题,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结束,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这种独特的风格,恰好迎合了美国人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习惯。他们不需要深度分析,他们需要的是观点,是冲突,是能在晚饭桌上立刻拿来与家人朋友争论的弹药。
演播室的灯光亮起。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