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47章 蚕书暗语,墨痕引线

第347章 蚕书暗语,墨痕引线(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顾承砚掀开门帘时,晨露正顺着青瓦往下淌,在砖地上溅起细碎的水痕。

他袖中还沾着早膳的芝麻香,目光刚扫过案头,便定在了那方折起的纸笺上。

苏若雪正立在窗下,指尖捏着茶盏,水汽漫过她眉梢:\"晨课收作业时从讲台抽屉滑出来的。\"她抬了抬下巴,纸笺已在顾承砚掌心展开。

银蚕歪扭的触须扫过他指腹,\"虫会飞\"三个字的铅笔印还带着毛边。

顾承砚喉结动了动——前世在高校讲近代丝织史,他为规避专利纠纷,曾用\"银蚕\"代指高反光丝织工艺,连最亲的学生都只当是戏称。

如今这两个字竟出现在孩童涂鸦里,墨迹虽稚拙,\"银\"字的竖钩却收得极利,\"蚕\"的虫字旁与天字头严丝合缝,分明是有人握着孩子的手写了百遍。

\"若雪。\"他将纸笺按在案上,指节叩了叩\"银蚕\"二字,\"你看这两个字的起笔。\"

苏若雪俯身,发梢扫过他手背:\"像......像照着模子拓的。\"她声音轻得像怕震碎纸页,\"孩子手腕软,写'飞'字时笔都抖,但'银蚕'稳得很,倒像是先生握着小手一笔一画教的。\"

顾承砚垂眸笑了笑,指腹摩挲过纸背的折痕——果然有淡淡靛蓝,是日租界蒙学所专用的蓝皮习字本。

他抬眼时,目光已冷得像黄浦江底的礁石:\"他们在试我。\"

\"试什么?\"

\"试我是不是他们嘴里的'匠仙'。\"顾承砚扯了扯领口,昨日烧图纸时的焦味还残在袖间,\"东洋人总爱把难以解释的技术归为神迹,若我见了'银蚕'就慌,就坐实了'先知'身份;若我无动于衷......\"他忽然低笑,\"他们便要疑心这神迹是假的,反而要下狠手查。\"

窗外传来青石板上的脚步声。

青鸟掀帘进来时,鞋跟沾着湿泥,腰侧的短刀在晨光里闪了闪。

他垂首站在五步外,目光扫过案头的涂鸦,便静得像株老松。

\"去查夜校学员的亲属。\"顾承砚将纸笺推过去,\"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在虹口神社附属蒙学所读书的。\"

青鸟拇指蹭了蹭刀鞘,转身时带起一阵风,门帘晃了晃,把苏若雪的话截断在风里。

日头爬到屋檐角时,顾承砚正蹲在染坊看周师傅调靛蓝。

缸里的染水翻着泡泡,周师傅往他手里塞了块烤山芋:\"少东家昨儿烧图纸,把账房的小丫头吓得直捂耳朵。\"

\"吓的就是耳朵。\"顾承砚咬了口山芋,甜香混着染缸的草木味漫开,\"要让东洋人听见火声,闻见焦味,偏猜不着烧的是真图还是假图。\"

话音未落,染坊外传来青鸟的暗号——三声短咳。

顾承砚拍了拍裤腿站起来,山芋皮落在青石板上,被风卷着滚进染缸,\"噗\"地冒了个泡。

密室里烛火噼啪。

青鸟把两张纸笺拍在案上,纸角还沾着水:\"两个孩子,父亲都是日租界机械修造厂的技工。

大的那个母亲在东纺株式会社当文书,昨儿个还往家里带了包糖霜酥饼——蒙学所发的。\"

顾承砚拿起第一张纸,是技工的做工记录:\"上月修过我们卖给福兴布行的缫丝机?\"

\"修的时候拆过齿轮。\"青鸟指节敲了敲第二张纸,\"小的那个父亲,前儿在码头扛货,看见顾记的船进港,盯了半柱香。\"

顾承砚突然笑出声,笑声撞在青砖墙面上,惊得梁上的灰簌簌往下落:\"他们不是找老师,是试神迹——看我是不是真能未卜先知。\"他抓起狼毫,在涂鸦背面写下\"虫未飞,丝已断\",墨迹未干便折起来,\"送回讲台抽屉。\"

\"少东家?\"苏若雪接过纸笺时指尖微颤,\"若他们明日没见着回应......\"

\"他们会'看见'的。\"顾承砚转身走向后堂,衣摆扫过案角的算盘,珠子\"哗啦啦\"响成一片,\"但不是用字,是用布。\"

后堂的樟木箱\"吱呀\"打开,顾承砚捧出一匹素缎,缎面在烛下泛着珍珠白。

他取来刻刀,在梨木板上落刀如飞,苏若雪凑过去看,只见刀锋游走处,云纹渐显,云间一只银蚕正展开翅膀——与涂鸦上的歪扭蚕虫不同,这只蚕的翅脉根根分明,连触须上的绒毛都刻得清晰。

\"这是......\"

\"飞蚕图。\"顾承砚将刻好的版子浸入靛蓝染液,\"明儿慈善义卖,这匹缎子当赠品。\"他抬起染版,水珠顺着版沿滴落,在素缎上晕开浅蓝的痕,\"表面是云间飞蚕,暗纹......\"他用银簪挑开缎面,在光下一转,\"是新型缫丝机的齿轮比参数。\"

苏若雪的指尖抚过暗纹,触感比蝉翼还轻:\"东洋人若得了这匹缎......\"

\"他们会当是顾记新出的吉祥纹样。\"顾承砚将染好的缎子卷进油纸,\"等他们找能工巧匠拆解暗纹,我们的新机器早该装船去内地了。\"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染坊的炊烟正往天上爬,像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顾承砚望着那线,忽然想起晨雾里的涂鸦,想起\"师在,丝不断\"的密书,喉间又有些发紧。

他将油纸包递给苏若雪时,指腹擦过她手背:\"明儿义卖,你替我去。\"

\"为何?\"

\"因为......\"顾承砚望着她袖中露出的半片缎角,笑意在眼底漫开,\"要让那些买办太太们摸着这匹缎子说'顾少奶奶手真巧',再让她们的先生们传到山本耳朵里——就说顾记的新花样,连东洋人都学不来。\"

苏若雪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缎子的温度,像触到一团正在烧的火。

她望着顾承砚眼里的光,忽然明白他说的\"引丝的针\"是什么——不是刻版的刀,不是算账的笔,是把所有的试探都织成网,把所有的陷阱都变成路,再牵着那些想抓他的手,一步步走向他要去的方向。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