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夕,药膳馆的院子里铺了一层薄霜。我正在整理新到的茯苓,小林搓着手跑进来:\"程教授,您看这份体检报告。\"
报告上显示,79%的都市人群存在心神不宁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梦易醒。最年轻的受检者只有十七岁。
\"心为君主之官。\"我望着门外那些神情恍惚的年轻人,他们大多面色憔悴,眼下青黑,\"思虑伤神,熬夜耗血,现代人的心神就是这么被搅乱的。\"
郑淮安从库房取出个樟木箱,掀开油纸,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箱中是云南武定的野生茯苓,块大如拳,断面雪白如脂,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老郑,这批茯苓...\"我轻叩断面,\"怎么这么紧实?\"
\"三十年以上的松根茯苓。\"老人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表皮,\"采药人说,要等松树枯死三年后挖,药性最足。《本草纲目》说'茯苓安魂养神'。\"
程明从市场买回苏州光福的\"金桂\",花朵金黄如粟,香气清幽似兰,轻轻一抖就落下细碎的花雨。
\"爸,这桂花...\"他捧起一捧轻嗅,\"怎么这么香?\"
\"老树头茬花。\"我拈起几朵对着光,\"要等晨露未干时采。《本草备要》说'桂花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制作从处理茯苓开始。茯苓需用竹刀削去褐皮,露出雪白内里。小林抢着要削,却把茯苓削得坑坑洼洼。
\"要逆着纹路削。\"我示范着,\"三分力在刀,七分意在巧。\"
桂花要先用竹筛筛去杂质,再用山泉水轻淘。程明拿着铁筛要帮忙,被我拦下:\"金属会让桂花发黑,竹筛才保得住原色。\"
蒸糕最见功夫。檀木蒸笼先垫粽叶,下层铺茯苓粉,中层撒糯米粉,上层覆桂花。火候要\"三蒸三晾\"——大火催香,小火养性,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电蒸箱?\"小林看着我们调节柴火。
\"木笼安神。\"我轻抚笼身的木纹,\"《饮膳正要》说'檀木蒸食,得东方生发之气'。\"
前厅传来虚弱的询问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苍白的女学生,正按着心口:\"高考前...睡不着...心慌...\"
我注意到她颤抖的手指和发红的眼结膜:\"是不是熬夜复习?\"
她苦笑:\"每天...只睡三小时...已经...两个月了...\"
典型的心血亏虚。我切了块刚蒸好的茯苓桂花糕:\"慢慢吃,糕要小口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