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79章 银耳枸杞羹

第179章 银耳枸杞羹(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程教授,我们想购买您的配方。\"她递上名片,\"价格好商量。\"

\"这不是商业机密。\"我指着后院,\"关键是原料和工艺。\"

她参观了整个制作流程,最后在银耳泡发环节驻足良久:\"这...没法工业化啊。\"

\"所以你们要加增稠剂。\"我笑了笑,\"真正的银耳胶质,需要时间唤醒。\"

枸杞的加入时机最考验经验。要在银耳完全出胶,但未过于软烂时下锅。我教大家观察\"挂壁现象\"——当汤勺背能挂住薄胶时,就是最佳时机。

\"太早下枸杞会发酸,太晚则药性不融。\"我撒入鲜红的枸杞,羹汤顿时有了生气,如雪地落梅般赏心悦目。

总监女士尝了一口,突然泪光闪烁:\"这味道...像我外婆煮的...\"

她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转而邀请我们举办员工工作坊。\"我想让研发团队明白,\"她感慨道,\"真正的美来自滋养,而非遮盖。\"

这股\"天然养颜\"风潮愈演愈烈。某美容博主将我们的银耳羹与十款高价胶原蛋白饮做对比实验,结果银耳羹在皮肤含水量测试中完胜。

\"科学验证古法!\"她在视频中高呼,\"两千年的智慧吊打现代科技!\"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某化学专家在电视上宣称:\"银耳就是植物胶原,和猪蹄没区别。\"

我们没急着反驳,而是邀请他参与实验。检测显示,传统方法熬制的银耳羹,其多糖分子量分布与高压提取的截然不同。

\"这...\"专家看着图谱,\"小分子多糖占比更高,确实更易吸收...\"

\"还有这个。\"程明展示电子显微镜图像,\"手工熬制的银耳胶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就像...皮肤基质!\"

这个发现引发学术界震动。秋分那天,药膳馆举办了\"传统药膳与现代皮肤科学\"研讨会。皮肤科医生、生物化学家与中医专家们热烈讨论到深夜。

\"银耳多糖的保湿机理与透明质酸不同。\"

\"枸杞多糖能促进成纤维细胞活性。\"

\"铜离子催化了某种特殊交联反应...\"

最重磅的报告来自某实验室。他们发现,长期服用银耳羹的实验组,皮肤屏障功能显着优于服用合成胶原蛋白的对照组。

\"不是补充,而是唤醒。\"首席研究员总结道,\"传统工艺激活了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随着冬季来临,我们推出了\"四季银耳\"系列:春季加玫瑰,夏季添莲子,秋季入梨汁,冬季配桂圆。程明开发的小程序可以根据肤质推荐配方,下载量破百万。

最令人惊喜的反馈来自肿瘤医院。放疗患者服用银耳羹后,皮肤灼伤明显减轻。一位康复中的女孩甚至送来锦旗:\"药膳润肤,仁心愈伤。\"

腊八节那天,那位化妆品总监又来了,带着全新研发的\"仿古法\"系列。她坦承:\"我们尽力模拟传统工艺,但总差那么点'灵魂'。\"

\"因为你们缺了时间。\"我指着正在泡发的银耳,\"就像这朵银耳,它长在椴木上,历经三年风霜才得这一朵。急不得。\"

她若有所思地点头,突然问:\"程教授,您收徒弟吗?\"

夜深了,药膳馆的铜锅依然温着半锅银耳羹。程明整理着临床数据,小林剪辑着用户见证视频,郑淮安则在准备明天的雪耳。羹汤在月光下微微颤动,像一汪凝固的月光。

这柔光中,仿佛又见师父的身影。他总说:\"外敷不如内养。\"如今看来,这碗晶莹的羹汤里,盛着最本真的美丽——不仅是肌肤的光泽,更是身心的和谐。

窗外,今冬第一场雪悄然飘落。明天又有新的求美者要来,新的故事要写。而这一碗莹润,将继续诉说着古老而永恒的真理:真正的美,从来不是表面的妆饰,而是由内而外的滋养与平衡。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